盛世节庆,诠释城市之魂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09-06
|
矿冶文化铸造城市之魂
城市是有魂的。
一个有品位的现代化城市,绝不应该是堆积起来的“水泥王国”,若没有内在的城市精神作底蕴,充其量不过是表面的繁华。
文化,就是城市之魂,可以彰显城市个性,激发城市活力,凝聚城市力量。
城市之魂,需要挖掘,需要提炼。湖北黄石在三千多年的矿冶文明史中,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这便是黄石的城市之魂——矿冶文化。
在建市60周年之际,市委、市政府果断决定,举办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并响亮提出,矿冶文化是黄石的城市之根、城市之魂,而矿冶精神中最富特色的铜斧熔炉精神便是城市精神。
市委书记王建鸣说,矿冶文化的内涵就是不畏艰难、敢于创新、追求卓越、兼容开放的精神。弘扬矿冶文化,不仅是一个矿冶遗址保护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挖掘这种文化的内涵并发扬和传承下去。
日前,在市委宣传部和黄石日报传媒集团联合组织的第三次“双迎”民意调查中,有77的市民对矿冶文化这个品牌感到很认同。
今天的矿冶文化,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它已上升为黄石的城市精神。
矿冶精神凝聚发展动力
一座城市,一旦有了自己的精神,就有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有了一种无穷再生的活力。
市长杨晓波在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说,挖掘和弘扬矿冶文化,就是要打响矿冶文化这张名片,提升黄石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开放度;增强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凝聚力,激发全市人民“爱黄石、建黄石”的巨大热情。
“我们谈矿冶文化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认识今人的责任,今人的社会目标。”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武汉、黄石、宜昌等几十个城市市政府咨询委员伍新木教授在谈论黄石矿冶文化时说。
伍新木认为,黄石三千年的炉火照亮的不仅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照亮的不仅是人类的过去,更会照亮人类的未来。“它对今人的启示,就是自觉地践行科学发展观和人本观,一切围绕人,发展一切依靠人,一切人都能共享发展成果,这样才能有良性的循环。”
矿冶精神,已成为黄石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巨细之间塑造城市形象
“我是‘铜草花’42号,叫沈娟,您要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拨打我的电话。”20日,漂亮的志愿者沈娟微笑着对客商们说,并把一张张附有联系方式的心形卡片递到每位客商手上。
节庆期间,近千名志愿者在烈日下,用微笑和责任诠释“铜草花”精神,成为黄石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赢得来黄宾客们高度赞扬。
在节庆之风的吹拂下,市民的文明素质提升了一大截。
5年来,环卫工人胡师傅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清理青山湖中的垃圾。“以前,行人经过湖边会顺手将手上的垃圾丢进湖里,但是现在来青山湖休闲的市民,文明素质提高了,随意扔垃圾的少了,尤其是节庆期间,垃圾数量大大减少,也减轻了我的工作量。”
在“双迎”民意调查中,有76的市民认为“双迎”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热爱家乡、建设黄石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了”。
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善意的提醒,一个文明的举动……
“欢迎你欢迎你,远方的客人,石榴为你绽放;欢迎你欢迎你,亲爱的朋友,白鹭为你飞翔……”
不知道从何时起,黄石的大街小巷,一首《黄石欢迎你》被市民反复吟唱。和着嘹亮的歌声,一股强劲的文明之风吹遍黄石的大街小巷,并逐渐渗透到越来越多市民的内心深处。
■编后
节庆促巨变,盛世奠伟业。从节庆活动的提出、筹备,到成功举办,黄石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给市民带来了太多惊喜。
举办节会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的目的是推进“三大战略”的实施,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希望黄石借助节庆的东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城市建设,促进招商引资,推进城市转型,实现“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