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着力促进旅游业大发展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09-07
|
云南省红河县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抓住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的机遇,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极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以打造民俗生态旅游品牌为目标,以加速旅游产业化进程为重点,着力塑造风景优美和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形象,强力推进旅游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业蓬勃发展。
以项目建设为依托,着力打造侨乡山城。为了深入挖掘马帮文化,充分体现侨乡风情,提升红河旅游的品牌和内容。红河县自2009年2月以来投资450万元对东门楼古建筑群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在修缮过程中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将东门楼古建筑群恢复出中西合璧式的古城堡风貌,以便于进一步开发使用,并积极同省、州、县文物专家进行交流,听取多方意见及建议,不断完善修缮方案。目前总修缮面积达10000平方。已完成姚初院、姚初后院、钱二官旧居,旧居附楼,前院右厢房、姚水妃、邵自立两户的恢复工程。
以宣传推介为手段,着力提高民族文化影响力。今年以来红河县针对境内外客源市场认真制定和策划旅游宣传计划,采取多方式、广渠道的旅游宣传活动,吸引省内外旅游市场的目光,为旅游市场保持增长势头提供有力保障。一是以春节、五一节、民族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为契机,邀请各级宣传媒体大肆宣传,并通过在电视媒体上播放旅游专题宣传片的形式向国内外游客详细介绍红河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二是通过参加在重庆举办的“国内旅游交易会”和在义乌举办的“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各种旅游会晤来大力宣传促销红河旅游;三是以网络媒体为手段,针对红河旅游资源进行强势宣传,为提高红河旅游品牌知名度奠定坚实基础。2009年正式开通红河县旅游网,对旅游资讯、旅游招商、线路宣传、旅游景区(点)、旅游商品、风土人情等进行分类宣传。通过努力,红河县旅游网已粗具雏形,随着点击率逐步增多,网络宣传效果逐渐显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以民族特色村建设为推手,着力提升红河旅游品位。为将红河县浓郁的哈尼文化展现给外界,让外界更多的了解哈尼文化,今年以来红河县积极整合公共资金、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加大对特色村的投入力度。启动了甲寅作夫民族村,宝华龙甲民族文化休闲体验村等建设项目,并在甲寅作夫村召开了作夫特色村现场办公会,整合县级各部门项目资金共计280万元,用于村内街道、民房改造、排污设施、人饮管网改造、村内广场、寨门、水碾房、公厕等基础项目建设。同时,督促村委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对村内卫生管理,文体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具体的规范。截止目前,作夫特色村已共投入400万元,特色村建设已初具效益。在旅游特色村开发的利好前景下,作夫村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全省历史文化名村”、“全省民族文化传承村”等项目。有效提升了红河县的民族文化旅游品位。
红河县将继续加快资金整合力度,全县上下形成合力,统一思想,围绕“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卖点”的发展目标,继续加快旅游项目的建设力度,将红河的旅游业打造成为一张独具民族特色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