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墓群 眼看沉江底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0-14



位于“西电东送”工程上游,电站即将截流蓄水



千年古墓群 眼看沉江底

    金黔在线讯 近日,记者在贵州省德江县潮砥镇官宅坝村境内看到,不少做工考究的古墓已处于乌江沙坨电站水域淹没边缘地带,当地群众希望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尽快抢救和保护古墓群。

    据了解,2004年,贵州省文物考古专家组在乌江沙坨电站上游淹没水域区内的德江县桶井乡、长堡乡及潮砥镇等地进行抢救性的文物普查时发现,这一带共分布着100多座宋明清时代具有考究价值的古墓群,其中桶井乡明墓群分布共10多座,面积100平方米,墓室以2个至4个为多,用石板砌筑。长堡乡大沙坝乌江两岸有20多座,其中墓中出土一块墓志可见明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等内容。潮砥镇官宅坝、青门、联盟宋明墓群50多座,墓室用大石板砌筑,有的墓葬墓门门楣、门柱两侧和后壁上有雕刻图案,内容有二龙戏珠、卷云花草等,有的墓室正中还有藻井,以两个墓室最为常见,多系夫妻合葬。今年3月,该镇官宅坝村民张某某在挖掘房屋基础时发现一古墓,该墓室宽约1.5米、深2米多,比普通的墓室深些。经省考古所专家初步考究分析是一座宋代古墓。

    为何偏远山村会相对集中出现大量古墓群呢?据考古工作人员介绍,史志和考古证明:唐贞观四年(630年)在此复置费州,其州较小,只有4029户人家,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火烧公署,治所移建。现存有州府之四合天井、书院、卡门等遗址。尤其至今仍叫“龙门”的遗址,是纪念费州创建人而修的,如今,当地人在修房建房时经常挖出很多骨骸,由于这里历史悠久,遗迹众多。

    另据省考古专家称,德江县乌江流域出现大量古墓群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些墓群的发掘,有望对研究德江乃至贵州乌江流域历史、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资料。但这些古墓群都处于正在修建中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西电东送”工程乌江沙沱水电站上游水域边缘地带,随着该电站2011年建成,截流蓄水,水位上升,如不及时抢救和保护,相当部分古墓将沉没江底。(作者:本报记者 文隽永)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来源: 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