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河城区发展突出生态环保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0-14
|
精河流淌了多少年,县城居民未必说得清。但要问这条河什么时候变美了,他们的答案会非常准确。因为依河而建的生态园从动工之日起,就在他们的关注之下,有的甚至经历了从反对、疑惑、观望到赞赏的转变。在他们眼中,这是精河县变化的最大亮点,是精河县的名片,是精河人的骄傲。有朋自远方来,都会被带到河边的生态园去看看。
新疆精河县因精河而得名,由南向北的精河在流入艾比湖前从县城经过。多少年来,尽管歌中把这条河作为母亲河吟唱,但人们不但没有感到它的秀美,还因为河道靠近城区,常被当作倾倒生活和建筑垃圾的地方,天长日久部分河道成了臭水沟,让精河人对它敬而远之。
2003年9月,精河县委、县政府决定投入资金对河道进行整治,把这里打造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生态园区。这一决策当时并不被人们看好,县委、县政府认为这是一项造福全县人民的民生工程,不仅要抓紧建设,还要建设得让人民满意。从2003年9月动工到2007年7月竣工,先后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在新建防洪设施的同时,在1050亩的园区种植乔灌木千余株,绿化7万平方米,建了大陆桥、丝绸古道等雕塑和古生物化石、植物长廊、宝泉山、人工湖等景观,以及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广场。每到夜晚,河道、湖边、大桥、路旁的景观灯亮起时,整个滨河区五彩缤纷,蔚为壮观,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赏景休闲。
在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又提出了“以河为轴、东拓西延、跨河西进、拥河发展”的思路,以南北走向的河道、东西走向的312国道为框架,将滨河区划分为4个区域,除东南区已建有生态园、馨园酒店、馨园小区外,在东北区建设影剧院、体育馆等设施,西北区重点发展为住宅区,西南拓展为旅游服务接待区。目前,这些区域有的已经建成,有的正在建设。
据县建设局局长王新元介绍,生态园的建设使县城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7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34.2平方米,城市常住、流动人口由此前的1.5万增加到3.6万,城区框架也由单一的沿街道发展变为依托精河河道扩大规模的发展模式。
他告诉记者,今后县城建设将继续完善精河河道两岸绿化景观带,使园林特色更加突出,力争把精河县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生态、环保的现代中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