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人物:尤溪县快乐的“猪妈妈”陈秀云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0-14
|

陈秀云(中)在养殖场内查看养殖情况。
11月22日,蒙蒙细雨夹着冬的寒意。在省人大培训中心见到陈秀云时,她脸上一如既往的笑容,和那一身熟悉的乡土气息,让人感到一阵温暖。
陈秀云是尤溪县珊元畜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此次应邀前来列席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她说:“从本质上说,我就是一个搞养殖的农民,所以,一定要珍惜机会,加强学习,提升提高,让自己活得更精彩些。”
从下岗工人到省人大代表,从借债养6头小猪起家到年出栏生猪上万头,今年47岁的陈秀云经历了许多风雨,走过了许多坎坷。她认为,人不一定要长得漂亮,但一定要活得漂亮。因此,首先要快乐,让自己和他人一起快乐。
所以,陈秀云乐观、豁达,快乐养猪,快乐卖猪,整天笑哈哈的。久而久之,她成为远近有名的快乐的“猪妈妈”。
下岗后借3000元起家
陈秀云常说:“要想成功,就要有不懈的追求和不断的努力,并使之成为自己生活与工作的习惯。”她说到做到。
陈秀云成为“猪妈妈”纯属偶然。她原是尤溪县粮油加工厂的工人,1995年,在企业改制中和丈夫双双下岗了。下岗后,她没有踌躇,向母亲借了3000元,承包经营了一间饲料店,并养了6头小猪。她说:“一开始养小猪,纯粹是农民的一种习惯,再就是自己的饲料,便宜。”
但在4年后,她逐渐了解县内生猪饲料的市场行情,决定专心养猪。当年2月,她听说尤溪县西滨镇三连村有个小养猪场要转让,只身前往考察后买下,随后筹集了20多万元,在这个小养猪场的场址上办起了“三元养猪场”。
为了节省成本,猪场的活自己干。陈秀云整顿了猪舍,调来瘦肉型的三元仔猪;买来加工器械,办起饲料加工车间;并总结4年卖饲料的经验,摸索出自己的饲料配方。一年后,养猪场年出栏商品猪2000多头,获利10多万元。县政府看到了三元养猪场的规模与潜力,也看到了“掌场人”陈秀云的能力与魄力,将三元养猪场列入政府“菜篮子工程”的副食品基地。
一炮打响,陈秀云增强了信心。2002年,她贷款30万元,将养殖场的内三元猪换成了外三元猪,提高了商品猪的瘦肉率,出栏的生猪供不应求。这一年,养猪场的产值增加到300万元。2003年,她将养猪场更名为“尤溪珊元畜牧有限责任公司”。之后,她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到去年,公司存栏母猪1000多头,年出栏生猪近2万头,利润300多万元,全场存栏近万头,成为尤溪本地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去年注册的“猪妈妈”商标也远近闻名。
今年初,陈秀云又立下了新目标,三年内把养殖规模提高到10万头。她在西滨镇科竹村、际后村建立新的养殖基地,占地面积300亩,总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完成三通一平。她为此投资100万元修建的4.5米宽、5公里长的水泥村道已经通车。她说:“今后连续三年,每年要投入1000万元,压力很大,但压力就是动力,三年后,一定会是崭新的局面。”
把小猪当孩子一样照料
陈秀云说:“养猪是个精细活,特别是小猪更要像小孩一样精心照料。”
为了照料好这些“猪宝宝”,陈秀云花了很多心思:
为了提高猪的“体质”,她投入40多万元引进了12头美系杜洛克、丹系大约克、长白等优质种猪;
为了提高小猪“出生率”,她专门盖了两栋猪舍,购进了现代化分娩母猪高架床,制作了怀孕母猪定位栏,并建立了猪人工授精实验室,配置了恒温箱、显微镜等配种设备。
她在猪舍安装了透风保温调节帘降温通风设备,调节猪舍温度,让猪舒适度夏:利用沼气发电在猪舍安装专用灯泡昼夜通明,专门供小猪取暖,让它们温暖过冬。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陈秀云参照无公害生猪的养殖标准,办起了饲料加工车间,经常和技术人员探讨饲料配方,不使用禁药和激素。通过自行加工饲料把住饲料安全关,防止“病从口入”,每吨的成本比市面上还低200元。她算了一笔账:一头猪的生长可吃掉300多公斤的饲料,按饲料现在的价钱,一头猪就省下60元成本,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最让她得意的是,2005年从台湾引进的最新的微生物酵母技术,不但可提高10%的饲料转化率,而且生猪的外观、皮泽、肉质都特别好,受到客商和消费者欢迎。陈秀云毫不隐瞒:“用了这项新技术后,料肉比由过去的3.5∶1降到现在的3.1∶1,节约一半以上的医药费用,售价高,还提前了出栏时间。”
近几年来,陈秀云迷上了生态养殖。生态养猪就是要充分利用猪的生物习性和环境变化规律,恢复猪的自然属性,体现了动物福利。她说:“要做好这些事,光靠勤劳不够,还要讲科学。”
在省农科院有关专家的指导下,2005年,她筹措了200万元,建起了9座建筑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准化猪舍,建造了2口1000立方米的沼气池、一个生化池(氧化塘),租用养殖场周边山林,种树养鱼,通过猪-沼-林(果、菜、鱼)等模式,实现零排放。去年,她的养殖基地被农业部列为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
今年“6·18”上,陈秀云和省农科院动物科学院成功对接《狼尾草基地建设与产业化》项目。这种在全省率先开展的猪-沼-草绿色养殖方式,引起了社会关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循环经济研究室的专家教授们已调研这个课题,并上报国家发改委,计划将其列入全面推广试验基地。
她说:“搞生态养殖就是要改变‘养猪就污染’的观点,让猪生活更舒适,让猪肉更好吃,让环境更美好。”
回报社会是责任也是良知
陈秀云知道,她的事业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她的成长也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与鼓励。养殖事业步入正轨后,她就开始帮助别人。
2003年,西城镇玉池村的一位学生考上了湖南大学,可大学的学费让全家人犯愁。陈秀云主动登门承诺,资助他完成大学学业,每年送上学费1000元,并给其80多岁的爷爷送上300元的生活费。
西滨镇三连村是水口电站库区移民村,村财并不富有,村民收入也不高。2004年,村里硬化村道,陈秀云知道后,先后两次共捐资5万元,尽一份“村民”的义务。
陈秀云对公司的员工也是关爱有加,照顾周到。员工每人都有宿舍,一人一部电视机,夏天一台电风扇。夫妻俩都在公司的,则安排给一套住房。
陈秀云还热心地带动村民发展养猪业。她以“公司+农户”的方式,扶持了4位下岗女工发展养猪业,并无偿借给她们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无偿培训,无偿提供技术,向她们赊销仔猪并承诺按市场价收购。这些年来,有13位员工学好技术后向她辞行。如今他们已经带动100多户农户养猪。
为帮助更多的农民养猪,走向适度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去年10月底,陈秀云牵头成立了尤溪县第一家农民生猪专业合作社——广源猪业专业合作社。截至11月,合作社已带动220户农民加入养猪行业。
今年3月,针对养猪户贷款难的问题,陈秀云又牵头成立尤溪县广源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担保对象全部是一般农民,目前已经为45户担保贷款1200万元。
对此,有人不理解。陈秀云总是说:“人不能太自私,不要太在意钱,钱慢慢赚,事要认真做,能为别人做点事,是很快乐的事。”
11月6日,陈秀云把多年从事养殖业的心得写成《朝生态养猪之路大步迈进》,获得2008-2009年中国女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征文优秀论文奖。她快乐地说:“这是我的奋斗目标。”
是的,陈秀云——这位快乐的“猪妈妈”再次快乐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