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蔡庄镇大学生“村官”王朋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0-14

    进入尉氏县蔡庄镇前王村,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闲聊,都能听到他们啧啧称赞着的一个名字——王朋。王朋,2007年12月到尉氏县蔡庄镇前王村任党支部副书记,一个年轻人,把自己的大好青春献给了自己的家乡。

    一

    前王村是远近有名的养猪专业村。以前,该村养猪都是以农户散养为主,生猪出栏大部分是附近村庄的屠户上门收购,产供销很难形成规模,针对这种情况,王朋便和村“两委”商议,建立饲养小区,不但可形成规模,而且还可净化环境。在镇政府、土地所、畜牧站的大力扶持下,前王村占地60亩的养殖小区建成了。王朋又把附近各村的生猪经纪人组织起来,成立了经纪人协会,使前王村的生猪产供销形成了一条龙。不管谁家饲养的猪到了出栏时间,只要到协会说一声,不出三天就会有人上门收购。现在前王村的生猪生产不仅供应本镇,经纪人协会还通过互联网远销上海、浙江、广州等地,市场价格也比其他地方高出许多,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提起前王村的生猪生产销售,前王村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王朋真是功不可没。”

    二

    要想富,先修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王朋深深明白这个道理。2009年7月,前王村作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争取到了2.5公里的水泥路项目。项目是争取到了,可村里需匹配的7.5万元资金却没有着落。眼看工期将至,王朋就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捐出300元。接着,王朋又和村“两委”成员利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广泛听取党员和群众意见,最后形成决议,每户集资200元。可是资金仍有很大缺口,王朋便和村“两委”成员到尉氏、开封、郑州、西安等地,让在外工作和经商的人员集资,终于筹齐了资金。工程开工了,王朋又成了村里最忙的人,他整天守在工地上,跑前跑后,协调各种关系。道路竣工了,王朋整整瘦了8公斤。

    三

    王朋常说,作为大学生“村官”,不能只吃老本,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素质,满足老百姓不断增长、日益“苛求”的服务要求,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王朋带头学习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前王新村是前王村近几年来规划的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工程,可是各种配套设施现在仍不完善。王朋通过走访、座谈,了解到新村现在用电困难,所有的照明、商业用电全是接在邻村的变压器上,电费价格比正常高出一截。王朋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和村“两委”商议,解决新村用电难、电费高的问题,王朋和村“两委”成员积极与电力部门协调,现在项目已经批准下来,为前王新村专门安装一台变压器,不久以后,新村用电难、用电贵的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村里的各项工作,王朋都积极参与。为做好“冬季防范”工作,村“两委”成员编班分组参与夜间巡逻。轮到自己值班,王朋每天晚上都是工作到很晚才休息。为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王朋深入农户讲解甲型H1N1流感有关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防治意识;王朋深入群众向群众宣传合作医疗,使前王村新农合的参保率达到96%。王朋还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为群众讲解使用沼气的好处,现在1000多口人的村子已建设沼气池105座。

    在王朋到任的这两年间,前王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道路畅了,路灯亮了,环境美了,工作顺了,群众致富的劲头更足了。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大地上,王朋用一片赤忱书写着人生,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来源: 开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