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魅力敦煌、建设艺术之都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0-26

敦煌莫高窟
 
 
 
敦煌民俗博物馆
 
 
沙漠奇观敦煌月牙泉
 
 
沙漠奇观敦煌月牙泉
 

    处理好五个关系 推进科学发展 着力打造魅力敦煌艺术之都

     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敦煌市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特色,通过深入开展理论学习研讨和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着力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敦煌的优势在旅游,赶超发展的突破口也在旅游”的共识。要推进敦煌的科学发展,我市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处理好五个关系,统筹谋划全市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打造魅力敦煌、建设艺术之都”的发展目标。

    一、处理好旅游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敦煌发展的瓶颈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敦煌的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够完美,成为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我市必须加大以交通设施、景点设施、综合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与国际旅游名城相适应的硬件水平,为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当前重点抓好敦煌机场扩建、敦煌铁路、215国道敦当段改造、城市外环路、敦七公路改造等项目的争取和建设,进一步畅通进出口敦煌的交通渠道。二是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上,我市将围绕打造精品景区的思路, 启动实施阳关文化体验游基础设施项目,加快阳关、玉门关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开工建设雅丹景区基础接待服务中心和观光环形道路,切实提升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档次和水平。三是接待基础设施建设上,我市将积极争取悦榕度假酒店开工建设,完成太阳大酒店三号楼建设,加快敦煌宾馆、飞天宾馆等宾馆饭店的扩建改造,推进宾馆饭店星级创建工作,争取沙洲大酒店创建五星级酒店,莫高大酒店、飞天大酒店创建四星级酒店,并逐步把不同档次的中小宾馆纳入旅游行业管理加以规范,切实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

    二、处理好旅游发展与优化经济结构的关系,着力推进全市一、二、三产业联动协调发展。

    旅游业是高速发展的朝阳产业,同时又是关系度很高的产业,能够有效带动第一产业、联动第二产业、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目前,我市旅游业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还不高,因此,我市必须坚持“旅游立市”不动摇,在经济结构布局调整当中,真正体现旅游业的龙头地位,所有产业的规划发展都要围绕旅游转、跟着旅游走,全市一切工作都要为旅游让路、为旅游服务,努力实现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有机嫁接,促进各个产业联动协调发展。一是在农业发展上,坚持走“一特四化”的路子,大力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主攻以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以温室为主的优质瓜菜和设施养殖、劳务输转等产业,特别是要围绕“2009中国生态旅游年”这一主题,加快发展观光农业,以阳关镇和杨家桥乡为重点,突出敦煌地域文化特色,逐一建成一批以特色农产品采摘、鲜食、休闲、娱乐、垂钓、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高档次农家园。同时,要注重把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与旅游观光农业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抓好莫高镇2000亩的农业节水高效示范园区建设,努力实现农业效益与旅游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二是在工业发展上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市区20公里范围内不再新建工业企业,对市区周围已建的有污染、影响旅游整体形象的工业企业要逐渐搬迁,当前重点抓好七里镇西郊粉尘污染大的石棉筛选企业整体搬迁工作。同时,将大力发展以风、光、电等为主的清洁能源工业,重点抓好10兆瓦光伏发电、党河梯级水电等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

    三、处理好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城市形象。

    城市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旅游发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涵。一方面,城市环境和品位的提升将吸引更多的游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城市集中,促进城市的繁荣发展。因此,我市将紧紧围绕“打造魅力敦煌、建设艺术之都”的目标定位,把城市当作全市最大的景区来建,进一步彰显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拓宽旅游发展空间,努力实现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是加快城市改造步伐,继续实施城市立面改造、夜景灯光设置、城市节点改造等城市美化亮化工程,加快城区道路改造建设,完成西域路、党河西路文化元素包装工程,实施东门绿色长廊景观带建设,完成迎宾广场绿化工程;加快党河风情线景观带建设,重点启动实施党河风情休闲健身长廊、动感音乐喷泉、水幕电影和月泉广场建设,完成手模印景墙建设,打造富有敦煌特色的人文生态景观群。二是加快城市扩容提质,完成敦煌火车站战前广场建设,实施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积极配套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切实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按照“一街一品一特色”的思路,加快整合城市现有商贸市场,统一规划建设各类专业市场,抓好敦煌风情城、商业步行街两个旅游商贸区的启动运营,积极引导城市商业区向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三是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抓好景点景区道路、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卫生整治,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净化、美化工程,努力把敦煌打造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最干净、最具人气、最有特色的旅游品牌城市。

    四、处理好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着力加快敦煌文化艺术园区建设步伐。

    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少活力。因此,我市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在旅游开发和经营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大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用旅游承载文化、展示文化、传播文化、发展文化,不断提高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让有形的文化变成丰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用这种效益反哺文化事业,形成旅游与文化相互融合、共同繁荣的局面。要以我市被省上授牌命名为全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契机,切实加快敦煌文化艺术园区建设。一是加大文化宣传展示力度,继续在重要客源地开展文化旅游宣传展示活动,主动组团参加国内各种旅游促销活动,举办好中国、敦煌飞天文化旅游节、敦煌葡萄节等大型节会,重点抓好正在德国举办的“敦煌花雨”艺术文化展,组织《敦煌神女》赴省内外重要客源地进行商演,借势宣传推介敦煌,进一步提高敦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加快文化艺术园区的开发建设,按照《敦煌文化艺术开发区规划纲要》,加快建设“一圈一带四区七个基地”,“一圈”以市区为中心的文化艺术产业圈;“一带”即以敦月公路为主的文化产业带;“四区”即敦煌文化艺术开发区、西部影视拍摄区、文化体育休闲区、边关文化体验区;“七个基地”即敦煌艺术演艺和培训基地、艺术道具生产基地、民间民俗旅游工艺品生产销售基地、名人名家采风和艺术创作基地、文化交流和文化产品展示交易基地、敦煌服饰展示基地、动漫和沙画产业制作基地。当前重点抓好文化艺术开发区的启动建设,建成中国(敦煌)名家书画村,加快编制阳关休闲旅游度假区详规和文物保护规划,配合敦煌研究院抓好莫高窟游客接待中心项目建设。三是大力繁荣文化视市场。积极争取与兰大合作办学,主动邀请国内外文化名人、艺术院校师生来敦开展艺术文化交流采风活动。同时,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旅游演艺产业,积极创作编排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敦煌文化内涵的精品文艺节目,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我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五、处理好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着力推进敦煌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良好的生态,既是发展旅游的优势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我市的生态十分脆弱,旅游的升温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也逐步加大,因此,我市必须着眼于建设生态旅游城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和陆浩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任何时候都绝不能以牺牲生态利益而换取经济利益,要统筹作好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两篇文章,以旅游开发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开发,努力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推广高新农业节水技术,加快节水器具改造和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严格落实“三禁”政策,继续推进关井压田,完成全市所有农用机井智能水表安装,积极发展和规范农民用水者协会,最大限度的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二是加快生态保护重大项目建设,认真组织实施《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近期工作方案》和《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任务书,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和时限进度,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和量化工作指标,全面推进生态项目顺利进行。特别是要积极推进“引哈济党”工程前期工作,动员一切力量,全力以赴争取“引哈济党”工程早日开工建设。三是加强生态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农田林网、植被封育、退牧还草、绿色通道、重点风沙口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加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力度,着力改善域内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来源: 《酒泉发展》2009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