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的“绿色财富”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0-27

    

湿地走廊(摄于燕窝岛湿地)摄影/刘俸君

 


 

    挖坑、栽树、填土、踩实、浇水……在一连串的熟练动作中,一棵棵树苗笔直挺立在城镇乡村中、公路街道旁、楼前房屋后。今年春季,热火朝天的植树造林场面,为绿意渐浓的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增添了一份动感。

    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造林绿化工作的总体部署,双鸭山市制定了在全省率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其中2010年投入2.3亿元资金,是过去5年的总和,造林18.34万亩,超额30%完成了预定目标。

    行进在绿树红花间,我们现在可以清晰地感受到 ,一浪比一浪高的绿化造林热潮在这个市澎湃涌动着。

    大手笔——勾勒出“创森”蓝图

    近年来,在构建设生态和谐社会中,双鸭山市尊重自然保护林业,通过加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矿还林、退房还绿、停伐减伐力度,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2007年,双鸭山市晋升为省级园林城市,山水生态城 粗具规模。200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绿化龙江大地的决定,更加坚定了双鸭山造林绿化、改善环境的信心,全市上下迅速动员,全力推进造林绿化,当年成为全省首个城市中心区森林全面停伐的地市。

    一鼓作气,乘胜出击。2009年,为了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双鸭山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等优势,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高寒地区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的构想,以建设“三江锦绣地,山水森林城,魅力双鸭山”的理念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和谐富裕双鸭山为主题,力争通过三年绿化,在全省率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生态宜居的现代森林城市。绿化家园,成为了双鸭山永不止步的新目标。

    2009年,双鸭山市聘请国家林科院的专家,编制完成了《双鸭山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坚持城乡统筹,按照核心区建设“两轴、两带、六楔、多园、多岛”布局,通过实施打造森林城区、安邦河流域治理、环城森林生态圈以及乡村绿化等工程,全面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保证造林绿化工作高定位、高起点、高标准。

    在确保完成三年绿化双鸭山大地的基础上,双鸭山市放眼更高目标。计划到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基本形成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使双鸭山成为我国东北部最宜居住和创业的城市之一。

    大行动——植树造林热潮涌

    建设生态美好家园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要从绿化双鸭山山川大地做起。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安排,全市人民用令人瞩目的“双鸭山力度”和前所未有的 “双鸭山速度”,轰轰烈烈开展了大规模的城镇绿化、村屯绿化、退耕还林、荒山造林、荒地育林、路侧植树等绿化行动。

    2009年,全市共投入资金7700万元,推进了城区、主要道路、农田、河岸和村屯防护林等绿化项目建设,实施了山体绿化、滨水绿化、街路绿化、单位绿化、休闲绿化、公路绿化、县区绿化七大绿化工程,共造林16.3万亩,是上一年的2.8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1%。

    2010年,是全省“三年平原绿化”的决战之年,也是双鸭山绿化的攻坚年。

    为此,双鸭山市将造林绿化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三优”文明城市和省卫生城市活动相结合, “四城”同建,合力推进,力争实现森林覆盖率39.5%。

    青年人喜结良缘栽“爱情树”,孩子上学栽“成长树”,军民团结栽“鱼水树”,毁林盗伐栽“悔过树”,栽种各类特色林在双鸭山蔚然成风。今年,这个市新增特色林18处,责任林达到96处。

    社区居民、农村群众、部队官兵、中小学生……今年,双鸭山市义务植树造林声势浩大,形成了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大工程——建绿色美好家园

    以城区绿化为重点,全面实现公路绿化、村屯绿化。这是今年双鸭山市植树造林工程的重点。

    双鸭山市把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配套部分,纳入工程总体规划和建设中,借城市改造之机提升绿化水平。建设城区绿化“沿线”工程、 “扩面”工程、 “精品”工程。在整体绿化上下大功夫,在打造特色上做好文章。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花合理配植。投资上千万元,实施大树进城,使城市绿化不千篇一律,有特色、有亮点。

    这个市将村屯绿化作为今年新农村建设三项重点工程之一,与农村泥草房改造和小城镇建设同步推进。今年,双鸭山全市绿化村屯216个,其中高标准绿化112个,绿化总面积23590亩。实现村屯绿化率100%。同时,建特色林、责任林、个体林、商品林、林果采摘园和专业队营造公益林,新植苗木58万多株。此外 ,还补植国、省、县公路13条,绿化乡村道路89条,总里程870公里。

    坚持立足新情况、新变化,依据政策拓地源,反租倒包租地源,退耕还林增地源,宜林两荒扩地源,林权改革活地源。目前,双鸭山市已投入资金721万元,转租倒包土地22865亩。

    大投入——创造“生态大财富”

    近年来,双鸭山市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原则,逐年增加绿化投入资金财金。市政府投将造林绿化资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政府投入渠道。

    在确保政府投入的前提下,这个市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参与造林绿化建设。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共建、认养、冠名、捐助和义务劳动等形式支持造林绿化工作,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绿化建设。今年,这个市社会募集资金总额达700多万元。

    大投入带来“绿色事业”的兴旺,“绿色事业”创造了丰厚的“生态财富”。如今的双鸭山大地一片绿意盎然,正在向着国家森林城市一步步迈进。

(作者:杨军 系双鸭山日报社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来源: 双鸭山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