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高台县育才小学校长许万海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02

    黑河水畔,有一所全县闻名的寄宿制民办小学——甘肃省高台县育才小学,自2006年创办至今,在校长许万海的带领下,育才小学发展成了高台县规模最大的一家民办学校。

    许万海对记者说,成为人师的信念使他走上了创办民办学校的道路。2000年7月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他一直打工谋生。2003年,他与人合资搞起“天狼”庆典乐队,但由于高台文化市场刚起步,乐队经营举步维艰。但是,许万海在庆典演出中的出色表演,引起了一些家长的注意,他们开始请许万海给孩子搞声乐培训。2005年他创办了“英才少儿辅导中心”, 搞起了少儿声乐培训。

    2006年初,不甘平庸的许万海萌发了办一所民办学校的想法。他自费到大庆东湖、广州等地的民办学校观摩学习,看到这些民办学校办学理念清晰,学校管理机制完善,办学效益显著,他决心在高台创办一所有特色的现代化学校,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2006年7月,高台县育才小学开始筹建,在县教体局的支持下,学校的前期手续很快办齐了。租场地、购设备、添置住宿设施……一所寄宿制小学正式成立。创校伊始,社会不认同,家长不认可,资金难、招生难、师资难。对此,他没有怨天尤人。资金难,他就多方筹措;师资难,他就亲自去找未就业的师范生加入自己的团体。5年来,学校的固定资产从10多万增加到现在的100多万,教师从3名发展到12名,学生人数也增加到100多人。

    许万海清楚地知道,教学质量是社会认可的一把标尺,管理则是质量的保证。他在工作中以身作则,从严要求教职工,严把教学质量关,已将四届学生以优异的成绩送进了城关初中。

    许万海常常对教师这样说:“我们的招生对象较为特殊,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父母亲不在身边,我们不仅要交给孩子们知识,还要给他们亲情般的温暖”。他的所行正如所说。该校四年级留守儿童王鑫怡去年冬天发高烧,是班主任蔺玉花老师将其送到县医院并照料了两天,学校为她垫付了200多元的医药费,学校食堂还给她另做饭菜。像王鑫怡这样的事情,学校经常发生。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经过努力,育才的辛勤劳动得到了社会认可和肯定。2009年学校被高台县委、县政府授予“集体创业奖”;被县人事局命名为“高台县大中专毕业生见习就业基地”。困难面前不气馁,成绩面前不骄傲。许万海正以拓荒人的胆识、创业者的气魄,在民办教育的阵地上耕耘一片沃土,用蘸满浓浓情愫的青春之笔,无怨无悔地谱写理想的篇章。

    (作者:田玉龙 张国福)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来源: 甘州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