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优化环境护航重点工程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05
|
近日,湘潭县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责任单位相继收到了县优化办的交办函,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某一突出问题,逾期不能解决的,要书面说明情况;无正当理由不按要求完成的,将追究责任。前不久湘潭县举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讲评暨责任交办大会,对全县90个项目逐个进行交办。责任单位如对目标责任制不落实、进度严重滞后的,年终考核将实行“一票否决”。
在这些“铁腕”措施的强劲推动下,湘潭县项目建设突飞猛进。今年,该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有90个,年度投资计划为36.9亿元。1至9月,全县重点项目开工75个,开工率为83%;完成投资22.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61%。医疗防护设备生产、高压变频控制系统生产、冷轧带肋钢筋加工、油茶产业建设、万村千乡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等重要产业项目建成投产,特优硅质耐火材料生产、县人民医院急诊及外科大楼等一批项目即将建成投产(使用),潭衡西线、天易大道等年内将建成通车,都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牵住“牛鼻子”
今年是湘潭县不同寻常的一年。年初的矿难、政府主要领导调整以及行政区划变动,空前的政治压力转变为经济压力,项目建设曾一度进展缓慢。上半年,全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投资仅完成年度计划的28%。
在困境中求发展。县委书记陈忠红明确指出,项目建设力度决定经济发展速度,项目建设水平决定经济发展质量,各级各部门要把抓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始终牵住这个“牛鼻子”。
为切实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领导,该县实行“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项目”,敢于“动真格”,将县级领导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成效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县委、县政府还相继出台了实施意见、奖励办法、绩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文件,为项目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其中,奖励办法中明确,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作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奖励资金。
打好“组合拳”
为了从根本上缓解建设环境不优这一“顽疾”,湘潭县奏响推动项目建设“五部曲”:调研摸底,寻找对策,责任交办,现场办公,专项治理。其中,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讲评暨责任交办大会是湘潭县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专题会议。会后短时间内,县级领导召开联点项目现场办公会9场,其中,县委书记、县长就主持召开了4场。
湘潭县境内中小企业园区较多,土地报批难、基础设施投入无保障已成为园区发展的“瓶颈”。以青山桥镇为例,全镇上年的财政收入仅340多万元,而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却需100多万元。
为解决青山桥皮鞋产业园、茶恩寺楠竹产业园项目建设用地及园区发展优惠政策问题,县委副书记、县长谢振华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现场办公会上,谢振华当场表示,迅速出台《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返还部分县本级土地经营收入,建立中小企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土地报批则由国土部门全程服务,按项目建设进程办理好用地报批手续。在这一政策激励下,全县在建的4个中小企业园建设提质加速,谭家山镇循环经济工业小区和中路铺镇的移民创业园正在抓紧进行园区规划,即将破土动工。
针对项目建设中的非法阻工、强揽工程等问题,该县从征拆难度较大、矛盾纠纷较多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电网工程建设项目下手,打响了优化环境的攻坚战。在建设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治安拘留10多人,警告、训诫一批人,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有效地打击了项目施工环境中的“歪风邪气”。在此基础上,他们乘势而上,重拳打击“四涉”,即“涉黑、涉恶、涉黄、涉赌”,铁腕治理“四强”,即“强揽工程、强销产品、强抬物价、强行阻工”,着力净化施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营造良好建设氛围。
守住“生命线”
项目建设质量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湘潭县深刻吸取教训,严防死守这根底线,在程序与质量监督工作中屡出新招。
在湘潭县,未经发改部门立项审批的项目一律不能上马;所有项目全部进行公开招投标,一改政府主导为市场主导;县纪委、监察局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施纪检监察员派驻制度,对项目建设中干部履职、党风廉政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等情况进行跟踪监察,逐步实现项目建设纪检监察全覆盖;同时,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社会监理机构与政府质监部门一起,构筑起项目质量安全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