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着羊群奔富路--李振明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05
|
苦——埋在心底
2002年初,义成功乡开始实施“ 畜牧业强乡 ”产业富民工程, 号召全乡群众发展舍饲养羊,乡村干部大会开了开小会,一户一户上门做工作,可面对标准圈舍投资上万元,一只波尔山羊种羊价值3000多元的“天价”,没人敢冒这个险。 这时李振明站了出来,提出自己要带头建一个百只羊场,通过自己养羊达到致富的目的。村民都说李振明空口说白话,千万别上他的当;在这些冷嘲热讽中,李振明没有退缩毅然迈出发展舍饲养羊的第一步。 先是建圈,他上下奔波,找资金,办土地、木材手续,投资2万多元,动工建羊舍, 历时近一个月,一处建筑面积280平方米的羊圈终于建成, 圈舍建起后,他又筹资2万、借贷3万多元,购买基础母羊100多只,开始了养羊之路。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振明的羊群一天一天地壮大起来。但由于不懂技术,让他不大不小的吃了个“哑巴亏”,几乎动摇了他养羊的信心。2002年冬,天寒地冻,地处高寒山区的忙牛营子村更是冷的出奇,有时候滴水成冰。虽然李振明的羊圈采取了保温措施,羊每天还喂着入冬前备的青贮饲料,可刚生下的羊羔还是抵挡不住寒冷,死了一只,还有几只病得奄奄一息。李振明心急如焚,自己生病舍不得花钱买药,却给羊买奶粉喝,像关心自己的孩子般一勺一勺喂。又有一只羊羔死了,李振明心如刀割。气温越来越低,差点心灰意冷,可眼前又浮现出乡干部那种期待的眼神,耳际又响起部分群众的冷嘲热讽,这位硬汉子的养羊致富的信心反而更加坚定。
当天,他就坐车赶到县畜牧局,请来专家诊治。在县畜牧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生病羔羊恢复了健康。自此他认定了这样一个理:养羊还得靠科学,苦干蛮干行不通。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汉子,又拿起了书本,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虚心请教。一遇到县乡干部下乡,他就跟在身边,跑前跑后,问长问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日积月累,李振明学到了一整套养羊技术,他的羊场也越办越红火。


乐——化作动力
天道酬勤。随着小羊羔的不断出生,李振明的羊场羊存栏达到150多只,成为全乡产业大户之一。虽然肉羊价格有所波动,可他养的羊出栏30多只,当年净收入了6000元。2003年,出栏160只,净收入22000元。全部收回成本,但存栏的150只羊最起码值4万元呢。点着养羊赚来的新票子,李振明心里乐开了花。他给自己买了手机、摩托车,供孩子上了大学,这些开销都不在话下。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过去讽剌过他的人,瞅着李振明发了“羊”财,开始动了养羊的念头,他们主动聚到李振明家里,向他打听哪里的羊羔价格低,一只羊能赚多少钱,新式羊圈该咋盖,饲养技术要点有哪些。看着一双双期待的目光,李振明就将自己所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并热心地帮助群众建圈舍、教技术、搞防疫。
养羊的农户多了,村党支部一班人及时将养羊户组织起来,指导成立了养羊协会,依托协会搞一体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配套化服务。由于技术过硬,待人热诚,处世厚道,李振明被养羊户推选为协会会长,李振明高兴地说,尽管自己不是村干部,照样能为群众办实事。李振明整天为了大家的事,跑得不着家,他无偿为养羊户提供技术指导、协调资金、科学防疫、联系外销等服务。
2009年,李振明不仅投资30万元建起一座建筑面积300平米二层小楼,而且按照义成功乡大规模、大群体发展养羊的思路,又投资180多万元在忙牛营子村建起1个标准化养羊示范小区,该小区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 ,建设青贮壕3个,能贮饲料2000多立方米,羊存栏2000多只,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 11人。截至到2010上半年 ,出栏羊1550只,纯收入35万元,一举成为义成功乡首屈一指的养羊大户 。
人比山高,脚比路远。李振明养羊产业发展了,但他的努力却未停止。他说养羊是个好项目,但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破坏力,为此,自2003年以来,他陆续承包本村的荒山荒沟500多亩,进行绿化,累计投资30多万元栽植速生杨2万多株,不但美化了环境,同时,也为自己建起来一座绿色银行。对养羊的情有独钟,他会再接再厉,对绿化大地的一片痴情,他会痴心不改,将养羊进行到底也许是他一生不变的追求。
(作者:孙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