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假的工作节日——记者节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08
|
记者节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前就有记者节。从1933年到1949年,每年的9月1日,新闻从业人员都举行各种仪式纪念这一节日。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记者节”,《办法》对年节和纪念日放假规定这样表述:“其他各种纪念节日如:二七纪念、五卅纪念、七七抗战纪念、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九一八纪念、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等,均不必放假。”但因为当时没有确定具体日期,因此长期以来中国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未过记者节。
1999年9月18日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再一次明确列入了记者节。2000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的请示,同意将11月8日定为记者节。11月8日也是中国记协的成立日,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不过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记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新闻是记者所在的行业,记者是他们的职业。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真实、真相、真情、真理,也是公众所面对的。飘到他们肩上的生活落叶,同样飘到了匆匆走过这座城市的人们的身上。他们清醒而又理智地履行记录事实、传播信息的责任,并要守护专业的行为准则。他们守望今天的星空,是为了更清晰地感受时代,是为了看清明天时空的运转和变化。
世界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民众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所必需的七件事。作为现实生活中的记者群体,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凡夫俗子,所以他们才有和公众一样的心悸、心跳,相似的痛苦与快乐。他们的付出,是为个人的付出,亦是为公众的付出。他们的劳动体现出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趋同于公众所共有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他们书写生活,并站在生活之中用我们所发之力推动生活、解释生活。当阳光照进梦想,照进现实,他们坚定地站在公众一边,站在民生一边,而不是站在既得利益集团一边。无论要发生什么,会发生什么,他们追求公平与正义的理念都不会改变。记者,作为他们人格化的名字,让他们懂得珍惜和自重,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与社会文明与进步同行。他们在键盘上的书写,是以自己的良知和社会责任心见证真实的历史,他们点点滴滴的努力,也将为历史所见证。
记者的使命充满着神圣,充满着荣光,为完成使命总会遇到困难、阻碍,甚至于险境。
但是,有一种前行的力量在激励着他们,推动着他们,使他们义无反顾地迈动坚实的脚步。这力量来自于正义与良知的召唤,来自于公众对他们的依赖,来自于他们对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切认知,来自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他们对这片厚重土地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