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十年仍面难题新兴产业有污染隐忧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10
|
一些制约西部发展的老问题,如交通障碍、产业结构和聚集度、生态环境保护等,仍未得到根本破解
在过去十年大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今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掀起西部开发新十年征程。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也指出: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随着中央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西部地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同时,《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在四川、广西、重庆等西南地区调研发现,一些制约西部发展的老问题,如交通障碍、产业结构和聚集度、生态环境保护等,仍未得到根本破解,有待在未来取得实质性突破。
出海通道舍近求远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西部地区的落后,除历史原因外,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不利的区位条件,缺乏东部沿海那样便捷的出海优势。重庆市一些部门干部介绍道,在招商引资时,外商认为在沿海城市出口物流成本低很多,从重庆外出要多几千公里路,所以宁愿在沿海建厂,一些技术含量低、物流量大的企业在这方面的考虑尤为突出。
西部大开发这些年,西南各省区一直在为打造出海出境大通道努力。
广西作为西部地区唯一沿海省份,特别是中国-东盟自贸区今年1月1日建成后,对外开放的空间进一步扩大,目前正着力打造“泛北部湾合作”、“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建设”。
四川省则定位于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历史使命,目前正在强化成都铁路枢纽地位和功能,全面打通东西南北出川铁路大通道。
云南省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之一是“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云南省委明确了新十年的新发展战略: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然而,前述西南地区的构想在实施过程中均遇到一系列困难。
目前,广西打造的北部湾港,近年发展迅速,但进出口货物量仍少。广西社科院区域研究所所长周毅表示,港口经济需要有广泛的腹地经济作支撑。
西南地区将广西沿海作为出海通道,本比取道广东、上海近很多,但据本刊记者调查,目前仍很少有这样的选择,反而舍近求远。如四川、重庆的大多数企业选择上海作为出海通道,主要依托沿长江的优势,水运成本低。
为扩大联结西南内陆与北部湾港区的陆上通道,广西近些年加大河池市公路交通建设,一些道路比原先宽了,但仍达不到双向车道完全封闭运行水平,车速提高,但道路交通事故不断,被视为令人生畏的“魔鬼路段”。
北部湾港由于原先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货物吞吐量有限,难以形成较大的辐射带动力,反过来导致内陆地区更不愿选择这里作为出海通道。
广西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蒋升湧认为,作为西南唯一的出海通道,国家应加大对广西交通的投入力度,加快港口建设,将广西由交通神经末梢变成枢纽,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