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视频报道

辽宁副省长 赵化明 专访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15

壮大县域经济是保证“民富”的重要根本  

                                 ——辽宁省领导谈县域经济发展

    嘉宾:辽宁省副省长 赵化明

    辽宁省政府副秘书长 何焕秋

    辽宁省农办主任 刘凤海

    中国网沈阳讯 记者 刘俸君报道县域经济长期以来是辽宁省区域经济的短板,但是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评价当中,辽宁省有7个县级市入围了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百强名单。如此剧变,也让辽宁现象在这次评价当中大放光彩。

    11月11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赵化明就辽宁县域经济的“异军突起”现象和发展规划等相关问题,在沈阳接受了“中国网中国县域经济频道”的专访。陪同赵化明副省长接受采访的还有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辽宁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主任(正厅级)刘凤海,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何焕秋。      

  

 

赵化明(右)副省长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

    正文:

    中国网:各位好,这里是中国网—中国访谈,欢迎您的收看。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评价当中,辽宁省有7个县级市入围了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百强名单。县域经济长期以来是辽宁省区域经济的短板,在此次却一军突起,成为了辽宁区域发展的长项。如此剧变,也让辽宁现象在这次评价当中大放光彩,此次访谈我们就邀请到了辽宁省副省长赵化明先生,辽宁省政府副秘书长何焕秋先生,以及辽宁省农办主任刘凤海先生,请他们为我们详细解读一下一鸣惊人的“辽宁现象”。

右一:刘凤海、二:何焕秋、三:赵化明、四:记者郑海滨

    欢迎三位嘉宾做客中国访谈。首先请问一下赵省长,您如何评价在这次全国第十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当中一军突起的“辽宁现象”呢?

     赵化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在十一五期间确实表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象,经济实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但是我认为,谈不上“辽宁现象”,因为辽宁通过老工业全面振兴已经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县域经济,从2009年与2005年相比,我们全国44个县的生产总值年均增幅是40%,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是62%。

     现在县里面一般预算投入都突破了3亿元,确实出现了比较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县域的园区建设,产业集群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农民的收入增幅得是比较大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接近于沿海人民的收入水平,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势头。

辽宁省副省长赵化明

    中国网:这样一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赵化明:我认为主要原因有四点:第一,处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我认为辽宁和其他沿海城市比较,我们经济的发展差距主要在县域经济,所以我们在“十一五当中主攻的就是县域应该,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每年县域经济都专门召开各种会议来部署,业务进行安排,指标进行分解。而且我们的省长每个季度都参加县域经济的形势分析会议和通报会议,现场为各县,特别是县里面的园区和项目解决难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第二点,我们提出一个比较好的思路,就是提出每一个县要建设一个园区,要培植一个产业集群,使农村的项目进园区,以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它为载体来支撑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点,出台了一些很有含金量的政策。比如说县域经济重点项目有投资补贴政策,每个园区一年有2000万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的政策。

    第四点,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县域经济,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大环境,给企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就是说,在全国政策趋同的形势下,辽宁突出抓了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因素的影响,所以出现了无论我们是利用外资还是引进内资,还是社会资金的投入,使得辽宁的县域经济在项目投入上和前些年比都是成倍增长,所以出现了这么好的发展势头。

    中国网:县域经济曾经是辽宁省区域应该发展的短板,它给我们辽宁省区域应该发展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

    赵化明:辽宁省县域经济前些年发展滞后,人们常常说是短板,但是短板短在什么地方:第一是总量规模小;第二,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产业规模,特别是产业集群的水平比较低;第三,结构并不优化。过去我们县域经济还是小打小闹,还是以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的现象出现,有小、有弱、有散。所以支撑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差就差在这个方面。

    中国网:刚才我们说道在这次的评价当中,辽宁省有7个县级市入围了百强的名单,对于入围百强当中的县市,对其他的县市有什么样的影响?尤其对于辽宁省的新农村建设有什么样的作用?

    赵化明:我们有7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百强县的评比活动对我们县域经济发展来说,就是我们每个县的发展目标,每个县都是在全力以赴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加速推进自身的经济发展,来争取进入百强县的。进入到百强县的行列,第一是增强了县里的领导班子和广大群众的信心。第二是营造了发展的氛围。使人们认为辽宁是个适合人居、适合发展的一块宝地,辽宁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使得没有进入百强县的地区,进一步增强信心。我觉得根据现在的发展态势,我们估算在最近2—3年内,辽宁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县数要突破10个,有可能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能有10—15个进入到百强县。

    中国网:这对于辽宁省的新农村建设有怎样的作用?

    赵化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我们现在重点在考虑,我们的发展思路是以项目为支撑来发展现代农业,以园区为支撑发展现代化产业,以县域经济为载体来实现新农村的建设,靠县域经济的支撑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经济的支撑力问题,要解决人民群众收入迅速提高的问题,群众享受公共事业服务的问题,这些都要靠经济来支撑,这样加速发展县域经济,使辽宁农村和县域尽早地完成资本积累过程,来支撑新农村建设。现在我们也在考虑,推出重点区域,比如重点乡镇的建设,重点村的建设,重点社区的建设,要考虑农民如何进得了城,如何住得起楼,如何能够保障就业,如何能够得到社会公共事业的服务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发达的县域经济来支撑。

    中国网:都说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刘凤海主任是辽宁省农办的主任,在这一点上您怎么看?您觉得这样的评价对于辽宁省的新农村建设有怎样的作用?

    刘凤海:省委、省政府在确定县域经济发展当中明确了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推进“三化”建设: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我理解“三化”和“三农”有密切的联系,我们提出用“三化”带“三农”:

    第一,利用工业化提升农业,特别是辽宁是老工业基地,有强大的工业基础,通过县域工业的发展,工业园区的发展提升农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先进的装备、基础设施。

    第二,用城镇化带动农村,因为辽宁的城镇化水平在全国还是比较高的,我们怎么样把城镇化的水平提高,包括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民享受更多的城市公共事业服务,带动农民。我理解这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农民的这些问题,水利设施、生产水平、生活条件的改善,这是一个根本的变化。

    第三,用产业化提升农业,农业现在的产业化水平和先进的省份相比还是比较低,通过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利润空间很大,辽宁也有这个基础条件,我们想用“三化”带“三农”,解决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问题。

 
赵化明(左)副省长与中国网中国县域经济频道主编刘俸君(右)先生合影
 
    中国网:何秘书长您有怎样的看法?
    何焕秋:辽宁的县域经济这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去年已有7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应该说这确实是一种奇迹。但是我感到,我们与江苏、浙江、山东这三个省相比,我们的县域经济发展目前看差距还是很大,比如山东、浙江、江苏有二十几个县进入全国百强。现在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效率上看,我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种差距既表明我们落后的一面,同时也表明我们县域经济未来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从我们省自身来看,目前在全省的经济总量,包括财政比重来看,虽然发展很快,但县域经济在全省的经济比重中还是很低的。去年省财政收入占全省的17%,不到18%。今年大概能增长3个百分点,达到21%左右,这个发展空间还是有的,发达省份县域经济总量都会达到50%左右,有的省达到了50%以上,所以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常大。所以,省委、省政府确定要大力地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使辽宁经济能够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实际最大的潜力还是在县域经济。
 
    中国网:刚才您说到了,与江苏、山东等县域经济发展相比,我们辽宁省可能会有一定的差距,但会不会也存在一定的优势?
    何焕秋:差距本身就应该是优势,因为这说明我们还有很多能量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为我们辽宁省从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基础条件来讲差距并不是很大,发展的绝对量和速度在这些县之后,说明我们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经过努力,经过“三化”推进,再有这么几年,我们县域经济应该说还会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还能上一个非好的台阶。
    中国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何焕秋:刚才省长说的很全,说的很深刻,就是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再有7、8个县争取进入全国百强县,这是我们未来的发展目标。现在我们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就是围绕这个目标往前推进。
   中国网:我们在创建百强县的过程中,是否也会涌现出一些典型的例子,或者说涌现出一些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甚至可以拿来推广的一些发展模式呢?
    何焕秋:我感觉不一定准确,比如说我们的“开原模式”应该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模式,无论是工业化、城镇化还是农业现代化,它都是综合发展的模式。如果从瓦房店来看,它是一个大规划、大项目、大投入、大发展、大和谐的模式,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不一样,我们义县主要是发展速度快,虽然它总量不大,但一年翻一番,这些县域经济发展,虽然它有共同的地方,但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各有各的发展渠道和发展途径,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必须走哪一条路。共同的东西是有的,但各自发展也依据各自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和各种生产要素,发展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其它县也有其它县的特点。
    开原县既没有区位优势,也没有延边、沿海优势,但开原县这几年发展很快,它的最大特点是综合发展,它在大力推进工业化,推进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的同时,又把城镇建设同步地往前推进,它现在的城市建设也非常漂亮,城市集聚能力和集聚功能现在也在发挥,同时它现在农业的现代化,特别是农业产业化方面推进的也非常快,它的特点是达到这三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同步发展、协调发展的水平。
    义县原来很多年都是辽宁的一个贫困县,排位在最后,前两年已经实现了一年财政收入翻一番,去年财政收入已经达到1亿,今年已经能够达到5.12亿的水平,它主要是推进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户,引进龙头企业加速它的发展,来带动它整个县城的经济发展。
   瓦房店是通过引进大企业,搞大招商、大规划,通过大投入,大的经济战略调整带动它的整体发展,所以,瓦房店目前在全省县域经济排位应该是最靠前的。其它的县域经济也有各自的特点,像庄德现在主要是搞海洋经济,前段时间我们省长带队专门围绕它的海洋经济发展搞研究,它的区位条件、地理优势非常明显,它把海洋经济通过这几年做大做强,所以,各县有各个县的特点。
    中国网:您认为在发展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是怎么样来解决这些困难的?
    何焕秋:一是生产要素的运输,现在特别是在土地、资金,国家有些宏观调控政策,和县域经济目前发展的需求肯定是有矛盾的。二是人才运输,现在在县域这边,客观地讲还是有很多高端人才留不住。三是市场运输,现在特别是在国外出口,这个优势还是没有显现出来,我认为这与市场培育有关系,我们相当一部分县域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包括核心竞争力方面还是有所欠缺。下一步我们有这么几个想法:
    第一,对县域政策的倾斜,在整个“十二五”期间还是要继续加大,特别是对县域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镇化、工业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刚才省长介绍的一些政策我们也要按照它去继续执行,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第二,市场培育。这几年我们关键还是有一批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发挥,提升整个县域经济的产业水平,目前在县域融资,包括推动县域企业上市进入资本市场,目前看到这种模式很好,有的县域企业和龙头企业已经非常明显地看到这个优势。我们想在“十二五”期间还是要通过推动企业的做大做强,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如果一个县有一个企业上市,那么四十四个县有四十几家上市公司出现,这个问题就会得到大大的缓解。
    第三,生产要素的瓶颈包括土地。我们认为要提高土地的节约利用水平,盘活一些闲置的土地,包括县级、农村的一些闲置土地,未留地的综合开发利用,基本能节约用地、集约用地,从而解决发展空间的问题,通过多渠道的融资解决资金问题,通过一些优惠政策的吸引,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通过企业自身做大做强,解决市场营销的问题,进入国内外市场,起到投资拉动、消费需求拉动和出口拉动的作用,进而解决“十二五”期间整个县域发展的问题。

辽宁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刘凤海(左)与本网记者(右)合影



    中国网:刚才何秘书长也说了,7个百强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可以说各具特色,我们也知道,根据区域特色发展县域经济也是县域经济发展非常大的一个特点,赵省长,您觉得我们辽宁省是如何结合本省地域特色来进行发展的呢?

    赵化明:辽宁现在正在实行三大战略:一是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二是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三是突破辽吉黑发展战略。三个经济区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也不同,发展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各有差异,所以我们现在要沿海地区重点来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辽宁中部城市地区要以装备制造业、先进的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辽西北地区重点发展农饲加工企业和一些适合于这个区域要素集聚能力的产业。

    中国网: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如何具体体现“三化一体”这个目标呢?

    赵化明:“三化一体”,无论是工业化、城市化还是产业化,它是互相连接的,你在县里面发展县域园区和农业现代化园区,小城镇建设,它们是融为一体的。这里既解决了农民走出土地,参与就业的问题,又实现了县域园区工业企业支撑城镇建设的问题。城镇建设又起到了集聚人才、集聚信息流、现金流、人流的问题,所以,它们之间应该是共同发展的。

    中国网:刚才您也说到辽宁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尽管与山东、江苏县域经济发展有一些差距,但是我们也有优势,就是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那么我们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是怎样的呢?

    赵化明:我们现在正在做“十二五”规划,第一,初步想县域经济还要实现三年翻一番,使县域经济、县域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第二,要突出农民征收,争取要让农民收入高于“十一五”。第三,突出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有些县产业集群要突破一千亿,有些县要突破五百亿,有些县要突破三百亿,同时要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来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基本是这个思路,也就是说还是以“三化”为主导,以县域经济为载体,来支撑新农村建设。

    中国网:赵省长,您作为主管领导,您对辽宁省县域经济未来发展有一个怎样的期待呢?

    赵化明:我想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会很快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或者说我们县域经济总量要占辽宁省经济总量的50%以上,而且辽宁省今后发展优势在县域经济,所以,县域经济今后不论对接纳劳动力转移还是支撑县城建设、小城市建设还是增加农民人均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中国网:两位有什么样的期待?

    何焕秋:我想辽宁省经过“十二五”这五年的努力,我们在全国县域经济中应该是升级进位的,我想应该达到这样的目标。

    刘凤海:辽宁省的县域经济明天会更加美好!

    中国网:我们在这里也祝愿辽宁省的县域经济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再次感谢三位的做客!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赵化明:谢谢!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来源: 中国网县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