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耿庄村党支部书记耿瑞先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17

    

    这是一个壮实的农村青年,比我一年前见到的他消瘦许多,他脸色黝黑,有点粗糙,那开阔饱满的前额似乎包含着更多的成熟。他正在给村里的党员上党课,他讲话的表情很生动,时而挥动的手势为他增添了一种神采。

    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共产党人,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把9年前还是一个外债累累的落后村,如今变成了一个闻名遐迩的小康村和国家级文明村,全村年产值达1.5亿元。

    见证耿庄村的变迁,村民说:"俺享受福祉的真正源泉是有一个一心一意为俺百姓好的村支书,他领着我们一直往前干呀!" 他就是河南省新乡市耿庄村党支部书记耿瑞先。

    让党旗在农民心中飘扬

    1995年前,耿庄村一片破败萧条,是全省出名的"上访村",干群关系紧张,原村支部书记的房屋炸塌,女儿致死,树木被一夜砍光,全村欠外债168万元。

    1995年,年仅26岁,入伍后曾任代理排长的共产党员耿瑞先临难受命,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员会主任,党支部除1名女委员外,其余均为退伍兵,平均年龄31岁。

    耿瑞先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他毅然退伍回乡的目的是改变家乡的旧面貌。但是,贫瘠的故土,受穷的乡亲,使他陷入长久的思考中。他深深知道,要把支部建成带领群众披荆斩棘奔小康的战斗堡垒,建成群众矢志追随的战斗旗帜,有赖于全体党员用行动为党旗增辉添彩。

    耿瑞先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党支部。他带领支部一班人,把大家耳熟能详的部队政治工作的优势,灵活运用到农村党支部的建设中,按照连队建设党支部的标准,建设耿庄村党支部。他带着支部一班人重新学习党章,重温入党誓言,并郑重宣誓:"在部队为军旗增辉,退伍后为党旗增光。"与此同时,他们还制订了党支部考勤制度、值班制度、会议制度、述职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把一切都制度化。

    按照制度规定,村委和支部成员8点前上班签到。8点一到,分管纪检的副支书就将签到本收起,点名时宣布未准时上班人员名单及罚款数额。

    支部和村委对群众承诺全天候24小时服务,因此,每天一名干部率三名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上班期间,任何干部外出办事,必须向值班人员说明去向和事由。耿瑞先知道"打铁先得本身硬"的道理,第一个将铺盖卷搬进了值班室,在为群众服务中接受群众监督,在接受群众监督中为群众服务。

    在耿瑞先掌帅印的耿庄村"两委"班子里,没有特殊人物,没有"下不为例"。有一次,副支书耿守星有接待任务,午饭时多喝了几杯酒,上班迟到5分钟,第二天他作检讨不说,还被罚款100元。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党支部作风焕然一新,耿庄村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耿瑞先说,作风硬、纪律严,才有资格带领群众。别小看自己的一言一行,群众就是从每个党员的一言一行来看共产党的。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新华社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