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集约用地清洁生产示范园区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23

工业园区将所制订的清洁生产标准和实施的要求归纳为“四化、五统一”。即:集约化,生态化,数字化,国际化。“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原材料、水供应,统一污染治理,统一信息和技术检测平台,统一区内外陶瓷行业标准。严格按照清洁生产规范的要求,对转移过来的陶瓷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全力打造全国陶瓷清洁生产基地。未雨绸缪,园区还加快推进天然气站的建设,待西气东送到达后,所有企业可用上天然气这一低排放的能源,真正地实现“清洁”生产。

刘军最后表示,园区还执行一条硬指标,达不到环保验收标准的企业,坚决严禁其进行增资扩产。

高配套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能否吸引企业来园区增资扩产,其硬件设施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投资的欲望。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地、水、路、电、通讯、生活配套等几个方面。目前,园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生活配套:完成了日处理能力达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正抓紧禾云镇已有768亩用地指标的征地拆迁工作,加快镇城化进程。

“园区是一个最大的产业。”借鉴珠三角城市做法,佛山禅城(清新)工业园运用市场化的经营理念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吸纳外资、民间资本参与到园区建设中来。其中,中人集团完成了对园区部分管线管沟的建设。广业集团完成了首期日处理能力达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建设。

在近阶段的工作中,园区管委会正加快与省、市国土部门协调沟通,尽快完善园区用地报批手续,以解决土地“瓶颈”对园区发展的制约。目前,安置新村120亩临时用地手续已落实,下一步要尽快完善安置新村前期开工的准备工作,使全征全拆户能尽快入住新居。

新润成集团成立于1992年,是集建筑、陶瓷、实木门、纺织的生产和销售以及酒店经营为一体的大型集团化公司。集团旗下的广东新润成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陶瓷企业。

2009年4月,该公司与佛山禅城(清新)工业园正式签订入园协议,于当年11月建成第一条生产线进行试生产,目前正在安装的第二条生产线也进入工程扫尾阶段。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该企业是佛山市同意可以在当地保留的7间陶瓷厂之一,企业目前在佛山市仍保留着3家陶瓷厂的11条生产线,由于受空间制约,土地资源尤显紧缺,当地政府已很难为企业发展提供土地。

从长远考虑,新润成集团计划将陶瓷主导产业整体搬迁到清新来,在此建立16条生产线。“由于有省里‘双转移’政策的支持,清远市和清新县给了企业最大的优惠政策,在清新这个离广州最近的山区县,人力资源也尤显宝贵,再加上园区内就有可就地取材的加工原料,我们最终决定把这里作为企业第二次发展的新基地。”

 清新县是距离广州最近的山区县,其境内的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紧邻清连高速公路和省道S114线,清连高速公路在园区的南北两端分别设有出口。佛山禅城(清新)工业园距花都国际机场66公里,广州市区80公里,到广州、佛山等珠三角地区仅1个小时的路程,属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范围,距离目标市场近,交通方便,运输成本低。

只有落后的产能,没有落后的产业。今天的“双转移”,是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对珠三角城市产业结构的一次合理调整和长远规划。

按照青蛙理论,如果一个企业长期不能腾“笼”换“鸟”,企业老是停留在现有的产能水平,抱着眼前的成本投入账,不愿意添置先进设备,改良自己的技术,只会像那只放入温水中的青蛙,最后慢慢被煮死。

而今天的“双转移”战略,提出要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空间优化,一个非常好的重要载体就是产业转移园,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做法则值得借鉴。这是一种提升式的转移,不等于产业复制、不等于产业照搬,它较好地避免了产业同构化、分散化和污染化。目前园区牵手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会,以创建“全国陶瓷清洁生产示范基地”作为发展目标,高标准要求入园的企业,特别是在环保和节能减排方面提出一整套量化的标准,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引进先进生产线,让企业有了新的发展时机。




责任编辑: 张艳玲来源: 南方日报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