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四川省乡城县青德乡仲德村支书丁真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24
|
雪域高原“孺子牛”
——记四川省乡城县青德乡仲德村支书丁真
“他真是没得说,当支书前后都一样,那么热心地帮大家的忙,我们都相信他,下次选举我们还要选他。”提起丁支书,四川省乡城县青德乡仲德村村民有口皆碑。
黝黑、消瘦的丁真,51岁的人看上去60开外,双眉深锁的几道皱纹,仿佛就是村子里那几条日夜流淌的小溪刻在了他的额头。而沧桑的容颜也掩盖不了他的矍铄,他总在奔波劳碌,总是那么精神抖擞……
要是亏了,我就是贷款也要还大家
2010年3月13日,牛场招标,14日,中标者退出。一切准备工作本已就绪,却在关键时刻缺失了轴心,牛场建设面临停滞。
“股份制经济到底是什么啊?”“我们从来都是自家养奶牛,哪里听说过一起养啊,能不能赚钱啊?”大山深处的仲德村民疑虑万千,没有人愿意牵头。
辛苦规划、筹备的“心血”眼看就要瘫痪了。这时候,丁支书站出来了,从此,合作社法定代表人一栏写上了“丁真”的名字。
乡城县林业局、青德乡政府等投资一部分,差额由仲德村村民集资解决。出于对他的信任,第一次顺利集资51700元,可远不够,再次集资,舆论多了,“又要出钱,牛场能不能建好还是个问题呢。”“只是听说要分钱给我们,可现在还没拿到一分呢,不出了。”村民们都不愿意再出资。
一次,两次,三次,丁支书不厌其烦地去村民家做工作,村民们依旧观望。
“要是亏了,我来负责,一年的工资我不要,不够的我去贷款来还大家!要是赚了,我们按股份分红。”并率先投资4100元。
他的话给了大家一颗定心丸,再次集资61600元。
养殖场开始投建。5个多月里,他吃住都在牛场,离家仅500米,却从未回家住过一天。“他的工资都买泡面吃完了,这就不说,你看人都吃瘦了。”他的妻子忍不住向我们诉说。
“为了牛场,他可是连老婆都不想哦。”一村民调侃他,可是大家都清楚,他这是在对所有相信他的村民们负责。
从云南引进的13头奶牛,目前有7头在孕期,每头奶牛日均产奶量达20多斤。预计待牛场的效益返还了村民的集资款后,就按股份为村民分红利。历经200多个不眠之夜,现在,他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你们失去的,我们想法补救
2008年,沙斗泽仁家的骡子在青德草场被狼咬死。高原地区,骡子就是主要的劳动力,耕地、拉柴火等全靠它,这让本就捉襟见肘的经济雪上加霜,全家一度陷入贫困。他知道后,立即送去100元并号召村人捐款,还奔走在邻村发动群众,共得善款2700余元,给沙斗家买了一匹马;
去年,扎首家半夜2:00起火,他第一时间发现并赶去,从火海里抱出一位老太太。高原的隆冬水已结冰,无法用水扑救,怕火势蔓延,便当机立断,不顾危险亲自用炸药将房子炸倒。后见其断壁残垣,他又从家里搬出帐篷、被盖、粮食;后又召集乡民帮助他家修房,现已修好两层楼藏房;
……
只要为了大家好,我辛苦没关系
一个退耕还林后的集体果园,他总穿梭其间,拔草、施肥、赶牛羊,忙得不亦乐乎,然后将效益平分;
一个全村百姓的水沟,他前后数次深入村民户宅做工作,协调用地,动员劳动力,自己更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生病也从来没有落下一天;
虫草,是当地农牧民群众重要的经济来源。为了全村后方维稳及日常事务工作,他放弃了上山采挖虫草挣钱的机会,每年直接损失五六千元,30年间仅去挖过2次;
防汛期间,他奔走在各水渠、沟壑,认真勘察,检查是否有塌方的地方,组建抢险小分队,确保汛期村寨安全;
对森林防火工作,他全身心投入,大力宣传护林防火知识,召集村护林员定期深入林区巡检,确保无森林火灾发生;
“有时看见他只知道忙村里的事,家里的青稞、小麦基本都不过问,心里也很生气,可是有什么办法啊,从当小组长时就是这样了。”支书夫人,虽然有抱怨,却一如既往在支持着他的工作。
就是这么一位村支书,这么一位党的好儿子,几十年如一日恪守着服务群众的信念,无怨无悔。仲德村的一草一木,都饱含着他的深情;这里每一条乡间小道,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一位村民的冷暖,他都记挂在心上。他是村民的公仆,是群众眼里的“热心肠”,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最好的写照。(周璐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