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冬季“污染之都”大批临时关闭企业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26
|
地处中国西部的兰州市为治理冬季大气污染又实行了一项新措施:自今年11月25日起至明年3月31日,对全市尚未停产的77家砖瓦企业实施停产。这是兰州市部署的第二批停产企业。
此前,为防治冬季大气污染,兰州市已对影响大气质量的市属及市属以下65家企业和部分生产设施实施了限产、停产,并要求28家砖瓦企业全部停产,限产、停产持续到2011年3月31日。
“这次关停的砖瓦企业主要是因为其能耗高、烟尘排放大且排放不达标。”兰州市环境保护局科技法规处处长康明科表示,为保护大气环境,根据兰州市相关规定,对这类企业坚决予以关闭。
兰州市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煤炭是企业能源的主要供应源,且分布不尽合理。兰州市副市长姚国庆表示,工业企业既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也是造成兰州冬季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在冬季大气污染治理上,我们要坚持以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为主,对城区冬季大气环境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工业企业淘汰一部分、停产一部分、限产一部分。”姚国庆的话表达了兰州市治理企业污染的决心。
此外,兰州市还对重点污染企业,加强经常性督察和随机暗访检查;对市区尚未搬迁的重污染企业,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确保大气污染物浓度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治理标准,限期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冬季大气污染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兰州市,甚至中国西部许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的一大难题。特殊的地理和气象环境加上冬季供暖以后燃煤污染加剧,使兰州市一进入冬季大气污染便变得严重。
全国86个重点城市的监测数据显示,兰州市22日和23日连续两天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排名全国末位。
记者在兰州市主城区的高层建筑上看到,整个兰州市区被灰蒙蒙的烟雾遮盖,数百米外的物体只能看到轮廓。在刚过去的2009年,兰州市大气污染状况一度恶化,轻度污染天气比2008年增加了30天。
对此,在兰州居住了十多年的王成虎感受颇深:“兰州冬天像个煤炉子,呛人的很,大人都受不了更别说小孩子了。这不,我的1岁大的小孙子前几天都送到安徽老家去了”
兰州地区为河谷盆地,平均静风频率达93%,大气污染为工业、煤烟、扬尘及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并带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以沙尘浮尘等输入性污染为主,冬季则以煤烟等低空面源污染为主。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加上不尽合理的能源结构,致使兰州市在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举步维艰。
在进入冬季以后,为了减少冬季大气污染排放,除了企业付出限产、停产的代价外,兰州市还建设环境自动监控网络,对重点大气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测装置,监督其治污设施正常运行和稳定达标排放。
“实现对污染源监控的全方位、全天候、自动化,是为了提高对违法排污的快速反应能力,保护大气环境。”姚国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