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乐际:陕“十二五”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29

    三、关于改革开放

    深化改革开放关键是完善体制机制,要害在制度创新。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发挥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更发挥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放开一切可以放开的领域,放活一切可以放活的要素,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围绕政府职能转变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促进政企、政资、政事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省直管县改革,适度合并减少乡镇、村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用市场的理念、经济的办法、法律的手段,依靠社会力量处理社会事务,切实做到该管的一定管好、不该管的坚决不管。

    二是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存量调整力度,做足做活增量文章,以增量带动存量优化,在转型升级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推动国有经济退出一般竞争性行业,加快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尽快形成一批实力雄厚、运营规范、竞争力强、效益显著的大企业大集团。

    三是加快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坚持专业市场建设与产业调整相结合,以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为重点建立产权产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市场体系,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重点健全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体系,真正做到能交给市场的都交给市场、能通过市场方式解决的都由市场来解决。

    四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强化开放办一切事情的观念,紧盯排头、海纳百川,全方位推进对内对外开放。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与我省优质资源嫁接融合,积极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同时防止和避免引进落后产业和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决不能让有毒污染企业落户我省。发挥欧亚经济论坛和西洽会、农高会等平台作用,加强对外交流、拓展合作空间。坚持走出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五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继续加强科技、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和市场规范,依法依规、依据政策办事,着力解决吃拿卡要等问题,切实保障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四、关于文明建设

    文明程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在相互促进、共同繁荣中提升全省文明程度。

    一是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大和政协围绕全省工作大局依法依章履行职能。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及港澳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发展基层民主,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加快依法治省进程,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宣传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陕西人精神,塑造绿色、现代、开放、和谐、奋进的陕西形象。有针对性地继续解放思想,强化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市场理念,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以人为本意识,学习先进、先行先试、敢闯善干,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为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局部改善、整体脆弱是我省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尊重自然、顺天而行,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生活理念,促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强化节能减排措施,加强重点区域、行业、企业的污染治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快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确保渭河安澜。完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加强秦岭生态保护,开展植树造林和荒山荒坡绿化,促进山水林、天地人相和谐,让三秦大地更加秀美。

    五、关于社会建设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我们要坚持既见物更见人,以人为本、以民为先,为了人、依靠人、人共享,顺应群众利益诉求变化,加大改善民生力度,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省人民日子越过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一是坚持富裕人、惠及人。把增收富民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扩大劳务输出,创造条件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继续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完善城乡低保、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让全省人民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是坚持提高人、发展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全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优生优育工作,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传承民族优秀传统,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是坚持关爱人、服务人。强化人本理念,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尊重人的差异,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维护人格尊严,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创新社会管理,坚持利益分析方法,排查化解社会纠纷,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深入创建平安陕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食品药品监管,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加快防灾减灾抗灾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人的幸福生活营造安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六、关于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是实现“十二五”改革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要紧贴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水平。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党员干部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领导班子综合研判,掌握动态、优化结构,增强整体功能。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大力选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态度坚决、能力突出,长期扎根基层、埋头苦干,能够驾驭复杂局面、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

    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推进农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和城市“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活动。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夯实“十二五”发展的基础保障。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作为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落实中省人才发展规划,在实践中育才聚才用才。继续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尊重人才、包容人才、保护人才,依靠人才富民强省。

    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倡导良好文风会风。继续坚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强化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促进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




责任编辑: 高红芮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