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明:用爱和信念创造两重奇迹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08
|
用爱和信念创造两重奇迹
——记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

他在农村摸爬滚打近30年,先后在8个乡镇工作,时刻把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每到一处都能攻坚破难、“治乱平怨”,开创出风清气正、干群融洽的新局面。
他在2005年10月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前后19次上手术台。然而,他没有被病魔吓倒,而是以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用爱和信念创造出生命与工作的双重奇迹。
他就是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乡镇党委书记。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工作方法”
现年47岁的文建明中等身材、面庞白净,看上去像一位乡村教师。然而,在营山县,他有一个响亮的绰号——“治乱书记”,说的是他连续治理了好几个“乱乡烂镇”。
2003年3月,文建明被调到城郊的城南镇任党委书记。这个镇是营山有名的“城烂镇”:镇村财务混乱、班子软弱涣散、干群关系紧张……他上任第一天,讨债的、上访的、反映问题的人便挤破了门。
将城南镇的“底细”摸清楚后,文建明结合自己多年的“治乱”经验,决心“对症下药”、大胆改革。
第一招,向财务混乱“开刀”,实行村财镇(代)管、钱账分离。彻底清查账务后,镇上成立结算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推行镇村财务电算化管理,财务直接核算到镇级单位、村组和农户,每笔收支均通过公开栏、广播和有线电视公布。
第二招,向“人浮于事”开刀,实行“分线运作、绩效考核、定岗定责、兼职兼薪”制度。镇上只设21个集中管理岗位,原有70多名干部全部“起立”,公开报名,竞争上岗。随后,将村组干部由原来的192人精简到34人,工作效率和人员活力明显提高。
此外,针对原来城南镇上访多、干部疲于应付的问题,文建明在全镇推行以“主动下访、源头治理”为核心的“干部下访寻问题解决”新机制。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的新机制,使很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第一个月,全镇寻了78个问题,如今,每月寻回的问题只有10多个,基本做到了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
“农村最大的矛盾是‘穷’,群众最需要的是‘百姓经济’”
“穷则乱,富则安。”文建明深知,只有帮助老百姓发展致富,才能真正斩断矛盾丛生的根源。
几经思考,文建明提出一个新概念:“百姓经济”。含义有三:其一,这种发展必须是老百姓盼望;其二,老百姓是发展的主体;其三,政府主要提供有效服务。
他带领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经过反复走访调研,把农村产业培育定位在发展小葱、蒜苗等“佐料产业”和商品蔬菜上。学农出身的文建明着手从传授技术抓起,举办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投石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