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寺——令人向往的圣地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10
|
绕着白塔转经的有当地信教的居民,也有手持念珠、身披袈裟的僧人,只要虔心向佛,高高的白塔就会对所有人都平等以待。
不只是人,这里虔诚的佛教氛围和纯美的蓝天让原本极爱吵闹的鸟儿选择了安静地聆听。白塔似乎不会考虑黑色鸟儿对那洁白塔身的玷污,因为佛经中的包容,这样的包容是对世间万物的。
不知道这样围绕着白塔的转圈是否源于佛教的教义要求,但我注意到了这位僧人的行为有些与众不同。每逢经过此处,他都会将额头紧紧地贴向墙体,然后口中念念有词。也许这样做是因为他更为虔诚,也许是因为他心中希望佛主实现的愿望更为远大。我同样不知道的是他们每人需要在此转上多久,因为我看到的只有增加的信众而无离去之人,而这位一圈一叩首的僧人已经是第7次经过我的眼前了。
当然,并不是只有转动的脚步和叩下的头首才代表虔诚。这位白塔前手持佛珠的老人更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坚持与信仰。身前的拐杖是他不能亲身接近白塔的原因,但客观的缺陷与满是皱纹的脸颊一样无法改变他那凝望的眼神与虔诚的目光。
正是因为这份坚持与信仰,拉卜楞寺的每一条小巷都可见到这些虔诚叩首的人们。我曾亲身上前,去触摸那一块块信徒们祈祷的石板,感到的是饱含光滑的粗糙。说它粗糙,是因为这石板上布满了累累裂痕,身体与裂缝的每一次接触都会到来一阵无法避免的刺痛;说它光滑,是因为这一块块裂痕累累的石板从不缺少在此五体匍匐的信徒,长年累月的摩擦已将所有的凸起尽数磨平。
从日出到日落,从初春到严冬,无论衣着与装扮,不管身份地位,这里的人们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也许还有言语。因为一颗虔诚的心所包含的不会是高低贵贱的区别,而是如天空般的纯净和永不泯灭的信仰。
是的,信仰面前的人们是没有区别的。在拉卜楞寺那最为著名的转经长廊中,有晨起诵经的喇嘛僧人,但更多的则是一位位身传传统民族服装、手持法器的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