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县工业蓄势后发开始领跑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15

    “原来,贵州省黔西县没有建工业园,企业非常分散,给经营和管理带来极大不便,现在思路转了,开始谋划新的工业园区。”13日,贵州省黔西县政协副主席杨开祥仔细向记者描述了未来工业新的园区景象,带着大家观看了该县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业基地沙盘。

    如何发展工业?黔西县提出“先行先试、增比进位、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发展主基调,依托交通、资源优势,注重自主创新,增强整体竞争力,建设“新型能源化工、能矿产业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和承接产业转移四大基地”。

    目前,黔西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占地33平方公里,经过2年的建设成就斐然。据统计,2009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61.44亿元,其中,工业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达50.0%,全县财政总收入中有67.7%来自工业。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延长产业链

    “十二五”期间,贵州确定“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发展战略,省内投资环境大大改善,贵州工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目前,黔西被列入率先崛起的黔中经济区范围,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工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

    黔西县是毕节试验区的东大门,也是民建中央的重点帮扶县,有大量的矿产,优质无烟煤矿遍布全县,潜在储量预计70亿吨以上。

    过去,黔西工业经济结构单一,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以能源原材料为代表的重工业比重高达99.5%,煤炭、电力比重达72.9%,呈现出几乎没有结构的状态。同时,工业经济增长以粗放型为主,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资源的开发方式粗放、利用率低,单位GDP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严重制约着黔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黔西人开始思索,尝试打造“八大特色支柱产业”,加大煤矿资源整合力度,推进大矿井体系建设,以煤炭精、深加工,延长煤炭产业链条。加快推动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特色新兴产业。

    同时,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科技服务、商业服务、工业设计等生产服务业,拓宽产业辐射,做大做强特色新型工业产业。以特色产业形成竞争优势,进而达成经济优势。

    “黔西通威作为一家饲料企业,处于产业链‘养殖(水产、畜禽等)—饲料加工—初加工—深加工—流通’的中间环节。”四川通威黔西饲料厂王朝才总经理表示,为了提高其饲料主业的竞争力,黔西通威致力于打造品牌鱼和品牌猪,以健康食品带来的超额收益将控制力延伸到产业链上游的养殖业和下游的加工、流通,反哺饲料主业,保证其盈利增长和规模扩张。

    “保姆式”服务帮商安商,推动工业大发展

    在山东泰山阳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当被问道为什么选择黔西作为投资地方时,总经理潘海松说:“我们来这里考察过三次,政府给我们解决了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还给我们支助了400万修厂门前的路,我感觉到这里的投资环境很好。”

    作为山东的高科技企业,该公司的企业目标是“立足产业高端、聚力科技创新、打造西南矿用电器新品牌”,二期工程建成后可具备年生产30000台(套)矿用电器设备和8万盏新型双光源矿灯及500台(套)机械设备的生产规模,年创产值2亿元,利税2000万元,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400个。

    近年来,黔西以“亲商、帮商、安商、富商”为己任,专门设立了投资服务中心,建立投资审批“一条龙”制度和重点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机制,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还设立2000万元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资本金注入、补助、贴息以及奖励,用于重点产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企业技术创新等,扶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提升。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人民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