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城”二次拆迁 千户村民再搬家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15
|
艰难生存
用铜近五百吨的群雕、设计精美的图书馆、大剧院、博物馆、新闻中心,气势恢宏的现代化建筑,争相比拼着矗立在康巴什新区空旷的成吉思汗广场周围。
时光倒退10年,这块地是康巴什村和寨子塔村的房屋、耕地和牧场,农牧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在2000年前后,随着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被陆续发现并开采,这片不被注视的土地,一夜之间成为开发热土。
一块方圆32平方公里、拥有5万余亩草原的土地,被确立为新的城市所在。为了给康巴什新区腾出空间,原来的康巴什村和寨子塔村的土地,陆续被鄂尔多斯市征用。两个村的1300名农牧民,搬迁出了这块土地,他们的新家,是位于东胜区与康巴什新区中间位置的一块荒地。
从2004年,在政府划定的移民区,两个移民村的农牧民们,陆续新建起了三个移民小区,分别是康维小区、桥头小区和张家湾。
移民搬迁后,村民们面对的是生产方式的急剧变化。大面积的天然草场已成为过去,大多数牧民以精耕细作的水浇地为保障,温室大棚种植农作物成为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按照当初第一次拆迁的方案,政府将为征地农民提供每人2亩的水浇地、5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凉房和200平方米宅基地、240平方米养殖地和0.5亩大棚,同时为移民提供集体商业用地60亩。
然而,这一揽子补偿安置方案,逐步落实的速度,远赶不上新城的建设速度。蔬菜大棚迟迟没有动工,搬迁后的移民住宅直到2007年才动工新建,而集体商业用地,则在不断修改的规划中不断地延宕时日……
由第一次征地带来的多种矛盾,也在不断的冲突中发酵。
首先是过低的补偿标准。在康巴什新区征地的同时,鄂尔多斯市东胜铁西新区也在大规模征地。康巴什村和寨子塔村的村民们发现,两个城区的补偿标准有若天壤之别。
记者看到的一份2003年5月康巴什新区征用土地协议规定:对康巴什移民,天然草地补偿标准为每亩250元,林地每亩500元。而几乎同期的东胜铁西区107号文件规定的补偿标准是草地每亩1万元,农耕地每亩2万元,水浇地每亩2.5万元。
补偿的悬殊引起了村民们普遍的反弹,村民们组织代表到有关部门上访后得知,鄂尔多斯曾为此制定975号文件,康巴什新区的天然草地平均补偿标准为每亩650元,林地补偿标准为每亩1000元。
而村民白文义告诉记者,实际补偿给村民的却是每亩草地250元、每亩林地500元。
2004年5月1日,康巴什新区的施工现场受到了康巴什移民们的阻挠。村民们拦住施工机械,与施工人员产生对峙。这一次,以屈玉山为首的7位村民被行政拘留,并以“干扰公务”的名义被实施拘留。
康巴什新区的扩展,仍在高速推进。村民们陆续被迁到归属哈巴格希街道办事处的康维小区、桥头小区和张家湾三个移民村。关于补偿标准的争议,暂时告一段落。
2006年,康巴什新区动工新建人工湖,该工程占用的土地为康巴什七队的土地。当时,土地的征用补偿工作还没有进行完毕,挖掘机便开进了地里。此举引起了康巴什七队村民的强烈反弹,七队队长汪占元和村民阻挡挖掘机施工,引发冲突,最后又有6位村民被实施拘留。
此外,尖锐的用水矛盾,也使得拆迁村民们面临严重的缺水危机。康巴什新区水利资源缺乏,而新区建设初具规模之后,移植了大量的绿化树木,都需要大量的水浇灌。而另一方面,移民区的3000余亩水浇地,也正等着用水。
2007年春夏,用于灌溉移民区水浇地的3台潜水泵,与鄂尔多斯汇通水务公司17台高扬程潜水泵,竞相开始抽水,移民区的水泵明显落入下风。在水库里的水被抽干了,造成了当年村民种植的玉米大减产。
2007年9月1日,五个队的部分村民共计400多人,曾到鄂尔多斯市政府反映情况。其中杨永海、解来存、王贵、张存虎等人被以聚众闹事、非法集会、扰乱社会治安等名义实施了行政拘留。此事件从发生到最后平息,长达数月之久,曾引起当时的媒体广泛关注。
此后,缺水干旱实际已经成为了常态。这几年间,移民村饱受干旱的困扰,分配的每人两亩水浇地,实际上大多数时间处在无水灌溉的境况。大部分移民不得不在种植之外,到城市里打工谋生。
十年造城
造城十年,在没有任何基础设施的茫茫草原上,一座新城已经蔚为大观,鄂尔多斯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向国际公开招标,谋求一个超前、有特色的新区规划,最终确定了新加坡公司的方案――“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城市格局从中心向四周辐射,状似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大规模的造城运动由此展开。
2007年,就在原来的康巴什村和寨子塔村的土地附近,珠江国际城伴随新政府大楼的落成基本竣工。那是一个“集教育、金融、医疗卫生、体育休闲为一体的欧洲风情社区”,分踞市政府大楼的西侧和北侧,米黄色的外观尤为庄重大气。大楼北侧的45栋独栋别墅恢宏大气,隔着一个规划中的公园与政府大楼相望。大楼的西侧,两个合计22万平方米的别墅区、1000多栋蓝色屋顶的联体别墅已经落成。
近5年来,鄂尔多斯市经济以每年平均增长2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用地指标早已透支,每年都用下一年的用地指标。因煤而富的鄂尔多斯,其人均GDP直逼香港,雄厚的财政实力,带来极速的扩张梦想,这样一座“空城”,其新开楼盘的房价已达6000元每平米。
记者采访鄂尔多斯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得知,目前康巴什新区存在的问题是,人气不足,配套设施缺乏。新区目前与东胜之间只有一条公交线路,新区内出租车亦极其稀少。一方面为了解决用地的紧缺,一方面也可以弥补康巴什新区人气不足的问题,对移民的二次搬迁,就有了实施的最佳动力。
11月15日,康巴什移民郭宏伟,带着记者在空旷的康巴什新区街道上参观,这里曾经是他们的牧场和耕地,十年之间,沧海桑田。他们住在这个空城里,却从原住民变为了陌生人,这是一次苦涩的迁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