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十一五”招商引资引来活水推大潮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16
|
从招商到选商挑商
选商,意味着柳江县的招商从“粗放耕作”进入了“精细经营”阶段。
“十一五”期间,广西柳江县不断打造园区新平台,敞开胸怀引活水。2004年,新兴工业园开始建设与招商,园区累计投入资金5.63亿元,绿化、通讯、公交服务等配套服务一应俱全,还在全区县级园区中第一个建起污水处理厂。2006年下半年以来,该县将招商重点放在一批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带动明显的优质项目,并到中国-东盟博览会、广州博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加强对外宣传推介,还成立了县招商引资项目评审领导小组,初步建立了一套项目评审、引进和管理的规范模式。通过从“招”到“挑”的战略转变,2006年以来,该县共新引进项目130多个,引资80多亿元。
在“选”的同时,该县引进与园区产业相关联的投资项目,形成“企业由分散走向集中、产品由零散走向集聚、产业由松散走向集群”的经济洼地效应,在新兴工业园引进的118家企业中,有汽车配件和机械制造企业80多家,占园区企业总数的70%以上,以汽车配件和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园区已初具规模,产业特色和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从增量到搞活存量
为了使招商引资有新突破,该县快速切换思路,由增量转向搞活存量。而此时,经过了第一轮的发展,许多企业在生产能力、技术、市场等方面都急需升级。于是,“强强联合”成了“十一五”招商的关键词之一。
为了让企业快速成长起来,该县实施“巨人领路、亿元骨干、规模集群以及合作改制工程”“四大工程”,构筑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集群。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选择柳工挖掘机、柳新冲压件、方盛锻造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引导企业通过自主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同时通过合作开发、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该县逐步引导企业通过重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实现企业低成本扩张。2008年5月,全国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中国重汽集团增资重组柳州运力,依托重汽集团丰富的产品资源、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强大的资金支持,重汽运力预计到今年底实现销售收入超10亿元。
从“独脚”到平衡发展
在工业的带动下,柳江县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相对二产,三产的发展明显滞后,“十一五”期间,柳江县在工业招商的基础上重点转向二产与第三产业并重招商的格局,弥补“短板”,实现平衡发展。
2006年9月,该县率先在全区成立服务办,服务业发展开始风生水起。目前,全县物流企业发展到59家。同时,该县还大力发展旅游业,初步形成了“百里柳江”沿江景观旅游带和乡村农业观光旅游带的发展格局。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实现旅游收入5600万元。
随着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房地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06年全县房地产企业9家,投资仅3.04亿元,2009年全县房地产企业达到24家,投资达6.3亿元,是2006年的2.07倍。
在“平衡发展”的推进下,柳江服务业已初步形成了物流、房地产、商贸和旅游四轮驱动的格局,服务业发展对经济的强劲拉升作用日益突出,预计到“十一五”末期,税收达到2.2亿元。
(作者:李燕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