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忠谈民营企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17

    主持人王莹:特别想追问您一句,您当初怎么就选择这个行业?怎么就有独特的眼光觉得它能发展起来?会有那么好的市场前景呢?

    杨建忠: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具体规划,没有想过生产索具今后就能有如何如何大的发展,那时就是为了企业生存,因为能赚钱,可以维持企业生存、发展。再然后我们慢慢发现索具的市场潜力巨大,所以我们决定招兵买马开始下定决心拼搏苦干,一步一步向前发展,市场需要什么产品,我们就研发、开发什么样的产品,久而久之我们从1985年一个产品到现在10个系列、400个品种、4000多个规格的产品。

    主持人王莹:当初是一个偶然。

    杨建忠:当时就是为了企业生存需要,最后发展才演变成了事业,我们要把索具事业做大、做强。而且我们还在努力探索如何让我们的巨力索具实现从制作走向创造,在世界索具行业前列,力争巨力索具、中国索具控制整个行业主动权。

    主持人王莹:您分享的经验之一就是要有企业家独特的眼光。第二点呢?

    杨建忠:还有一点,我认为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必须要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力度,尤其是在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就更应该把科技研发放在首要位置。比如像2009年金融危机,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就是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来改变传统落后的产业产品,提升它的产品档次。所以,尽管在经济危机时期,我们的销售依然增长,我们利润也大幅度增长,这和科技研发和科技创新是分不开的。我希望政府能够大力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建立技术工程中心,建立自己的实验室,这些才是中小企业发展最需要的。

    主持人王莹:找到议案提出背后的故事了,是自己已经感受到了科研发展带来的好处,还有经验分享吗?

    杨建忠:我认为一个民营企业如果想大发展,政府的扶植和支持是很重要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沃尔玛超市,它50%以上的产品都是中国制造,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是制造大国,可喜可贺。但是这些产品的利润,中国工厂得到的不到10%,90%都是那些创造公司、设计公司拿走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而且要改变这一点,那就要加大科技创新,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生产出高档次的产品,这样才能使中国企业在世界上更有尊严。

    但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必须得突破两个瓶颈:第一,其实中国的科研机构学院非常多,有很多专利、专有产品,有很多奖项,但是很难被企业所转化。即便是能够转化,它的技术也比较单一,价格、成本非常贵。

    第二,现在大部分工厂都是采用普通产品拿来即用的生产,低价竞争,导致没有利润空间,这也是被那些发达国家钻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空档。

    要解决这两个瓶颈,就需要政府能够积极用政策来鼓励,将科研机构与企业对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这种体系平台。第二,企业自身也要考虑如何科技创新,如何自主创新,如何提升这种产品和品质,如果同时还有政策来鼓励支持它,就会使我们的产品尽快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主持人王莹:要双管齐下。说到这儿我要跟您探讨,有很多民营企业能够做大但是做不强,您认为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杨建忠:民营企业的发展困难和瓶颈是非常多,跟国营企业不一样。第一,平台不一样。它没有融资平台,没有技术平台,没有人脉关系平台。所以,它一切都得靠自己去创造。

    第二,它没有高技术的产品,没有技术来源,它也没有科研院所给它转化成果,因为它是一个民营企业。这两点就注定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瓶颈和很大的困难。

    比如像总理的工作报告讲到去年有200亿拨付资金给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技术创造,但是民营企业我认为应该是没有得到的,这是一个平台不平等。但是它并不是说民营企业不能做大。如果想民营企业做大,就要让你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比如首先是选择产品,必须要选择具有高新技术夹缝中的产品,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我们的索具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但是中国的大型企业没有做,小企业做不了,所以我们选择索具产品就很适合于我们。而且我们做到了技术、产品、档次在中国是最高的。我们有一个口号,我们就是要创造世界上最好的全能的高档索具。所以,民营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得自己创造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特点。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中国网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