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富:润泽乡亲报春晖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17
|
没有丝毫犹豫,张明富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干漆工。张明富知道干漆工最重要的是要技术好,于是他买了书自学了很久。为了掌握油漆刷上后的变化,张明富找来4个闹钟,用来在夜里分时段叫醒自己,以便查看油漆的变化。天道酬勤,张明富用自己的刻苦和诚信赢得了客户,他组建了自己的漆工队伍,生意也走上了正轨。
经过20多年的磨练和资本的积累,2005年,张明富回乡创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贵州梦润鹌鹑有限公司。、、,
2005年11月,在凉风村九龙,绿色掩映的山坡下,立起1栋6层高的红色楼房,贵州梦润鹌鹑有限公司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中开业。张明富决定带领当地农户走“公司+标准+农户”的路子,发展鹌鹑养殖业。在山沟里投资1500万元养鹌鹑,一些人认为张明富冒这个风险,是头脑进水了。
5年不到,张明富和一帮踏实肯干的农民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在山沟里,张明富带领315名农民工养鹌鹑闯市场,颠覆了人们长期认为“农村没前途、农民不能成大事”的偏见。他们对鹌鹑实行产业化经营,编织起了一条“以市场带加工,加工带养殖,养殖带种植”的“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业”的产业链。
几年来,张明富按照先做大后做强的战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先后建起了鹌鹑技术服务中心、鹌鹑孵化场、标准示范养殖场、饲料加工厂和鹌鹑蛋、肉深加工厂。同时公司还为养殖户免费提供技术,低价提供种苗、饲料和种植粮食的有机肥,保护价回收鹌鹑蛋和肉、粪等,带动了当地50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他给总理写了一封信
由于长期和农民打交道,张明富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逐渐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民专家”。
2007年初,贵州农民工回乡创业潮尚无大浪。作为已回乡创业2年的贵州企业之星张明富深切感到:“回乡创业者多,做大做强的少,回乡创业者是投资的‘弱势群体’。”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2007年2月17日大年三十的深夜,张明富满含深情地给温家宝总理写了一封长达2000多字的信。在信中,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看到的农村情况,向总理表达了自己对农村经济
本报记者肖克刘久锋发展的许多想法,并提出希望国务院制定鼓励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政策的建议。他建议:“希望国务院制定鼓励支持回乡创业的政策,对回乡创业者在发展初期和发展资金上加以扶持。”不到一个月,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批示:“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予鼓励和支持。张明富同志的建议值得重视。”就这样,张明富的一封信成了鼓励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政策出台的“催化剂”。当年6月,《关于引导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见》形成讨论稿。这是国家第一次针对农民工回乡创业出台的政策性文件。
温家宝总理的批示极大地鼓舞了张明富,他决心再创一番事业。文化不高的他深知提高文化和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的重要性。他在自己研制的半自动鹌鹑食槽的基础上,又投资200多万元,兴建了全国首个鹌鹑自动养殖区。发明了鹌鹑自动剥壳机,并申请了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