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望城崛起湘江之滨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1

    望城2005年全境纳入湖南省长沙城市林业生态圈保护区域的范畴。近年来,在“广植树,多种花,不露黄”的总体要求下,望城县紧紧围绕“打造绿色望城,建设美好家园”的主题,积极开展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工作,实现了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三项指标持续稳步增长,绿色望城正崛起湘江之滨。

    湘江宛如玉带向北延伸,两岸草长莺飞、绿荫如盖;团头湖、千龙湖等百处湖泊星罗棋布,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县域境内。

    黑麋峰“云雾长封,翠光四溢”,谷山树木葱茏,山水交融,望城两百座山峰滴翠。满目郁郁葱葱的山陵映衬着清新秀美的水乡,构成一幅绝佳的山水图画。







这是一个不断城市化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田园化的时代。正当长株潭“两型社会”如火如荼建设之时,全境纳入长沙城市林业生态圈保护区的望城县,奏响了“广植树、多种花、不露黄”的华丽乐章。

    强力保护“地球之肺”

    四大生态系统中,森林作为“地球之肺”的作用尤为重要。在有效保护和利用宝贵的林地林木资源上,望城县新创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森林资源管理不断升级,如严把征占用林地审核管理关、全面落实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等。

    “通过这些方法,商品材采伐指标入村到户率、公示率、及时率均达到100%。”望城县林业局局长刘洪波介绍,通过严格采伐管理制度,实行一支笔审批,做到伐前有作业设计,伐中有监督,伐后有验收,“十一五”年森林采伐限额和年度木材生产计划指标从未突破,也未串用;实行采伐基地更新造林保证金制度。

    “通过规范行业管理秩序,严厉打击了乱砍滥伐林木和乱占滥用林地行为。近几年来共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300多起,望城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刘洪波自豪地说。

    同时,该县顺利实施了国家、省、市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保存国家级重点公益林9800亩,省级公益林32000亩,区划界定市级公益林69758亩。均分别纳入中央财政和省市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所有补偿基金均全额发放到户。今年,望城县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合作,开发建立了长沙城市林业生态圈重点保护区域信息管理检测系统,对该县的生态公益林实行动态、直观的管理。

    精心呵护“地球之肾”

    湿地是“地球之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望城县境内湖泊珠联,水网纵横,湿地总面积11886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3%。近年来,望城县林业局开展了一系列湿地保护工作,对东城镇的苏蓼垸、铜官镇的花果垸、格塘乡的大山殿农场迁移农户,恢复湿地原生面貌,增强平垸蓄洪能力。通过栽植滨水植物、设立人工鸟巢、投放鸟食等方式吸引候鸟停歇和栖息,提高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减少人为干扰,为本地留鸟和途经候鸟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008年3月,望城县政府决定成立团头湖自然保护区,并争取项目建设中央投资298万元,2009年12月,通过再次申请,中央资金额度达到491万元。2011年,资金到位后,将开展栽植植被、生态环境改造及科研、宣教等多项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

    近两年,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试点工作。该公园共投入2.8亿元,顺利完成休闲度假区、蔬菜种植区、水产孵化区、运动健身区、生态山庄等项目建设,公园获得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AAA级旅游风景区、湖南十佳旅游区等称号。据2010年9月份的统计数据,该县8公顷以上的面状湿地有103处,长度5公里以上的线状湿地有57处。

    古树名木保护专款专用

    从长沙顺江而下20余公里便是望城铜官镇,湘江之中的一座绿洲即是洪家洲。洲上居民廖建安家有6口人,房屋4间,面积不足90平方米,系上世纪中叶所建老房,一株相邻古香樟倾斜的树干危及房屋墙体,令人担心。经过专家论证,在2010年12月17日,望城县林业局与户主商量后达成意见:房屋前移6米,让出空间给古树。当天,廖建安一家就开始着手拆房。

    “百年香樟压房 ,居民拆屋让地”的义举流传望城。据统计,目前望城100年以上的古树有115株。县财政每年安排5万元经费保护古树,做到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




责任编辑: 高红芮来源: 新华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