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认证引领经济低碳化发展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3
|
中国网: 怎么能体现出来呢?
10:40:17
曹磊: 比如“绿色出行”,坐公共交通就是绿色出行的体现,这些内容在过去5年前、10年前,大家可能还根本不了解,大家觉得买个私家车是最好的,但是现在来讲,大家可能有一些社会活动,每个环境日的宣传大家都会了解这种环境的理念,这种情况在不断的改善。第二,使大家有这种切身的感受,那么就会有这种环境的改善。在2000年的时候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家具环境污染,那时候常常有这样的报道说:有毒有害。装修完以后,新房搬过去没过几年病痛就出现,实际上这是装修的污染。这个时候大家对环境的意识就非常强,对环保要求也非常高,国家也出台相应的政策。这个东西就是环境意识的不断提升。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改善了,我们要求舒适度、环境安全的意识就提升了。包括后面出现的一些电磁辐射,可能大家现在越来越熟知。包括将来全球的环境变暖,可能会带来海平面的上升,这些东西大家可能感觉越来越接近,尤其是像《2012》这样的电影出现,环境的危害让大家觉得已经跟我密切相关了,跟我们下一代或者下下代密切相关的时候,我们就有意识的去说:要保护现在的环境,减少现在的环境破坏可能就能够给下一代或者下下代保留更好的未来。这时候我们的环境意识就能够做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10:40:33
中国网: 为了达到建设绿色环境发展的目的,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加入到环境保护的队伍当中来。我们选择低碳产品,如果从长远来看,目前可能是多花了钱,但是从长远来看省的电钱可能要远远多于现在多花的钱。从对于国家的建设来讲,我们可以通过购买低碳产品对于国家节能减排方面做出贡献。
现在“绿色经济”被国际社会广泛认知,很多发达国家也对进口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进口的时候会检查究竟是不是环境保护、究竟是不是低碳产品,甚至有些国家推行了一种贸易壁垒,这种“绿色壁垒”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
10:44:16
马岩: 一些发达国家对于他们进口的产品不光是质量提高了,可能对一些产品的环境行为产生了一些设置,这样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果不注重环保产品想进口到这些发达国家中去,对于产品环境行为方面就不符合出口国家的要求,然后产生了对于制造国家的一些经济损失,类似这种现象,我们统称为“绿色壁垒”。在这方面,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办法,就是对于产品的环境行为实行“绿色标签”的制度,在国际上也有环境标签的组织,叫作“国际环境标签网络”。它是把国际上一些主要国家的环境标签的机构都在这个网络机构上注册,定期做一些交流和互认的活动,相当于提供了国际上绿色标签的平台。
在这方面,中国的环境标志也是积极的对于国际合作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加入了国际标签网络机构当中,是它们的成员。并且中国环境标志的标准也和多个国家进行了标准上的互认,也就是说在中国申请了中国环境标志的产品对于我们互认的国家,在他们国家在环境产品行为方面也是得到了相应的承认。
10:45:32
中国网: 目前咱们的低碳标准在多少个国家是通用的?
10:47:51
马岩: 现在是八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北欧、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和中国香港,这些地区的环境标签机构都和中国环境标签是实行了互认的机制。
10:48:30
中国网: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产品获得了低碳认证,出口到其它国家是完全可以达到他们的质量要求的?
10:48:46
马岩: 是的。
10:49:02
中国网: 咱们推行低碳认证对于冲破世界上的绿色壁垒肯定是起到积极作用。
10:49:13
马岩: 是的。
10: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