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专家访谈

纪连海谈“探寻历史真相 普及历史教育”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8

北京师大二附中高级教师纪连海做客强国论坛照片

    编者按:北京师大二附中高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纪连海做客强国论坛,以探寻历史真相 普及历史教育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这是“强国文史大讲堂”第八讲。

    

    ■ 一个好的解读者能让听众感受到历史的意义

    [主持人]:亲爱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做客我们的人民网强国论坛主办的“强国文史大讲堂”,今天咱们请来的主讲人是非常著名的纪连海老师,这个我不用介绍,家里凡是有电视的都知道纪老师,在《百家讲坛》上说刘墉到乾隆,说得跟自己身边的邻居似的,说得那么活灵活现,您可小瞧这个“活灵活现”,打19世纪以来,我国的、世界的史学研究界,时政主义之风就比较盛行,重考据,轻叙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也不少的副作用,著名史学家曾经说过,这个叙事都不讲了,岂不是就像钱钟书先生所讲的,历史就像一块走了电的电池了。在纪连海老师这儿,这个“电池”就充上电了。所以在心目中,纪老师是一块很大的充电器,当然是给历史充电的。

    【纪连海】:首先我们要知道历史教育普及的重要性自不在言,很多很多年以前,很多很多人都说过,很多很多名人名言,比如列宁就说过“忘记过去”或者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像我们讲的魏源就说过“灭人其国先灭其史”。所以历史的真相的探究自不必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历史教育如果普及得不好,我就想起来,很多年前,因为我们在中学,和在大学的老师可能会有脱钩,但是比如如果我们遇到一个一般般的中学历史老师,他可能讲的索然无味之后怎么样。从高一开始您就索然无味,到高二又是索然无味,是什么人学文科呢?都是说实在不行了,他在学文科。学文科又有很多院,有很多系,最后实在不行了,才去学历史,实在不行了,才去学历史的教育。

    这样我们就可以想见,在这种状态下培养出来的我们的历史的普及者都是一种“实在不行了”的人。这样自然会变成什么呢?我们中国有句俗语“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这样我们的历史,不用人家灭,自己就灭了,自己就没有一个很好的解读者。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赶上一个非常好的解读者,那么我们如果对我们的学生,对我们的整个社会的成员,让他们听历史的人感觉到原来这个历史这么有意义,那么他自然就会感觉到原来学历史不是没用,而是有很大的用处,很自然地他就会投身到历史,投身到历史教育当中。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

    ■ 讲历史的方法一定要结合地域性、民族性

    【纪连海】:我们怎么样传播?我们就要有一个传播的手段或者是方法。那么,传播手段、传播方法怎么样能够让更多的人,尽最大的限度,听得懂、爱听我们讲的内容?我想这里面就自然要有几个方面的注意。

    第一个方面要注意,历史传播的地域性。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的地域性,才有了传播的不同的途径。比如,京津地区,北方,它可能更多的人喜欢听相声,喜欢听评书,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相声和评书的方法来展示我们的历史呢?我就可以借鉴相声、借鉴评书的手段。正是因为如此,我在刚刚参加工作,1986年的时候,我就买了相关的相声书籍、评书的书,我不是在读那个相声,这个相声好玩不好玩,我是在研究,人家的故事是怎么叙事的,叙事方法很重要。所以,你要在广大的北方地区就应该这样。但是,同样是北方地区,你要到了东北,东北人都喜欢听二人转,你在中小学历史课堂上还可以不用二人转,但是在大量的面对非中小学的时候,那个时候怎么办?未见得二人转不是一个更好的办法。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人民网强国论坛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