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工程”助力木兰富民强县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9
|
落雪时节,黑龙降省木兰县外出打工的人们都纷纷回来“猫冬”了,一下车,大家都是眼前一亮,家乡的变化太大了:原来窄小的街道变得宽敞多了,还铺了柏油路面;城北流淌了多少年的臭水沟变成清水河,旁边的大垃圾场也没了;原来密匝匝的棚户区变成了生态小区……
木兰变化大,百姓高兴,还有一个人心里更高兴,他就是木兰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张国文。
近日,记者采访了张国文。“2010年,木兰县着力推进四大工程建设:环境靓县工程,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项目强县工程,加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民生立县工程,多办惠民利民实事;资源兴县工程,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采访中,我们听到的都是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字和一项项骄人的成就,从今年4月到木兰开始担任县长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张国文把他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木兰的发展中。
环境靓县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今年,木兰县把基础建设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一个基点。这个县以木兰镇为重点,实施了六项工程。一是主次街路改造工程。今年投入2965万元,对木兰镇主街道振兴大街进行改造,路面两侧各拓宽2米,地上供电线路全部改为地下,对排水、路灯、人行道等进行了全面升级。此外镇内主要街路中心路、跃进路、通江路等主干路也全部进行了改造,并铺设了黑色路面。二是北城壕治理工程,总投资1886万元,分三期施工。目前,一期工程已经结束,共投入400余万。原来的臭水沟将彻底变成清水河,成为镇里一道靓丽景观。三是对主次干路的人行步道板、路边石、树坑石、绿化池、灯饰等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四是住房建设工程。城镇住宅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已完成棚户区改造近10万平方米,集居住、休闲、文化、健身于一体的沿江带状生态示范新区正在规划建设。五是公共场所改造升级工程。中心广场和县标广场增加了绿化、美化、亮化基础建设,人性化特点更加突出。六是地下管网改造工程。供水管网改造、万吨水源厂及配套工程投入使用,升级改造了供热管线和设备,供热质量全面提高,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试运行,垃圾处理厂正在按计划进行建设。
项目强县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项目、招商,这是今年木兰县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这一项目强县工程,张国文对于今年木兰的发展还是颇为欣慰的:去年,昊伟农业循环经济、绿华园蔬菜保鲜、轩辕集团旅游开发、刘忠沟铁矿开发等4个超亿元项目,被省市列为重点大项目。今年,木兰又出台了《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全县共谋划项目56个,总投资345.8亿元。主渠道争取项目35个,总投资24.7亿元。已开工建设项目11个,其中昊伟二期扩建项目完成投资5000万元,绿华园蔬菜保鲜项目完成投资8400万元。不断加大社会引资力度。深入推行县级领导包项目、包企业、包招商制度。截至11月底,意向投资和跟踪洽谈风电等项目21个,签订意向合作协议项目9个;引进粮食加工、购物商城等千万元以上域外建设项目7个,合同资金11.43亿元,同比增长1.6倍,到位建设资金3.9亿元。
民生立县 多办惠民实事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木兰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
着力实现教育利民。校舍危房实现全部改造,新建了两所示范性寄宿制小学,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投入使用,公开招聘了近百名教师,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着力实现医疗保民。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补贴,新农合参合率超过97%。政府投入部分资金,新建了人民医院,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着力实现文化兴民。县财政投资200万元,升级改造了人民体育场;不断加大泥草房改造力度,今年计划改造2578户,木兰县已拆除2602户,新建1926户。
资源兴县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把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木兰县铁矿等矿产资源储量比较丰富、开采价值比较高,这个县采取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投资人、开发商合作。龙生矿业计划投资2亿元,已获得探矿权,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计划投资1.3亿元日产1000吨的大选场项目筹备动工;白杨木铜钼矿开发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正在开展详查工作。
清洁能源开发逐步推进。木兰县抓住国家重点发展风电等新型清洁能源的机遇,加强与大型企业合作。华富电力集团建成20个年发电量2.6万千瓦风电机组,已投产运行。
2010年即将结束,展望明年,张国文又提出了新的目标:木兰县将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的“强县”战略,以超越自我、干事惠民为主题,努力构建三个基地,全力打造一带、两园、三区,奋力实现三年三个倍增的新目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