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炎陵县十都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唐巨红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31

    病逝前半个月,他还坚守在岗位上;弥留之际,他与前来探望的同事谈的,还是防汛工作。

    他,就是湖南省炎陵县十都镇原党委副书记、镇长唐巨红。

    “老百姓富不起来,我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干部”

    2007年2月,唐巨红从炎陵县监察局副局长岗位调任十都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对他而言,这是个陌生的岗位。 走访、调研,他的足迹遍布全镇20个村。“老百姓富不起来,我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干部。”这是唐巨红常念叨的一句话。

    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致富是他试行的第一个办法。

    随即,该县第一家笋竹林专业合作社、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良种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等相继建成。“如今,我们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收入比一般散户的起码高出两成呢。”合作社的村民们乐了。

    借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发展笋竹精加工、小水电等特色产业,是唐巨红的“第二招”。

    上任第三年,该镇一年的引资额就达2219万元。如今,红南村的猕猴桃种植、牛羊养殖,龙口村的优质油茶林,晓东、小江村的白鹅养殖,瓜寮的高山茶叶、良田的大棚蔬菜等“一村一品一特色”的低碳生态经济已初具规模,十都镇成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之一。全镇村民收入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递增。

    “老百姓有难不帮,我就没有资格做一名共产党员”

    唐巨红的QQ名是“一缕轻风”。人如其名,无论是十都镇的乡亲,还是他的亲朋好友,从他那里感受到的都是轻风一般的温暖和亲切。

    黄峰寨敬老院90岁的曾竹香老婆婆,得知唐巨红病逝的消息后,抚摸着唐镇长亲手送给她的踏花被,老泪纵横。

    老人依稀记得,2008年冰灾期间,敬老院停水停电,就在老人们为过年发愁的时候,是唐镇长带着镇、村干部,背着米,提着油,抱着一床床被子,走了十多里山路赶了过来。“唐镇长就是我们的亲人啊。”敬老院的老人都说。

    2009年10月,龙口村年近七旬的村民万长策家,破烂的木棚厨房被大风掀翻了棚盖,正巧被下乡的唐巨红看到了,他马上找到村主任宋晓林商量解决办法,并当即拿出200元钱,交到宋晓林手上:“赶快发动党员捐款,为老人建个像样的厨房。”3天后,由村里25名党员捐款并投工投劳建设的水泥砖厨房即落成。

    百姓的衣食住行,始终是唐巨红心头最大的牵挂。2008年,他跑前跑后,带领全镇人完成了80公里的通畅工程建设,20个村摆脱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去年,通过他的努力,黄峰寨村率先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村民们结束了由于线损大、线路长长年用高价电的历史。

    对待群众,他像春风一般的温暖,而面对利益诱惑和不正之风,他则是正气凛然。他常对镇里和村组的干部说:“为老百姓做事,不要搞名堂。”

    今年4月底,唐巨红的妻子催着他去市区看病,想要镇里的公车送一程,唐巨红说:“现在已进入防汛期,镇里少不了用车,我们还是租车去吧!”硬是自己花800元租了一辆的士到市区看病。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株洲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