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潘玉环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10
|
在平凡中创造生命的高度
——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潘玉环
记者 俞秀唐
高度是一种不言沧桑的成熟;高度是一种平凡却执著的追求;高度是水平层次的见底和造诣;高度是一种登高远望的境界和一览众山小的情怀。
——题记
海尔集团总经理张瑞敏有一句名言:“把简单的事千百遍地做正确,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千百遍地做正确,就是不平凡。”而对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潘玉环来说,每天从事的是对病人的诊疗及疑难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使那些生命垂危的病人起死回生的事例,用忘我的敬业精神,炉火纯青的精湛技术,在平凡中创造着不平凡,一个又一个危重患者救治的成功实例诠释着什么是生命的高度。
2007年,她收治了一个辗转在多家医院都宣判“死刑”的一位60多岁的女患者,病人来到胸科医院时已经奄奄一息了。她患的是2型糖尿病、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脏扩大﹑心功能Ⅳ级﹑D期,甲状腺功能低下,双侧胸腔积液,肺感染;该患者经过三天的积极抢救治疗,病人的病情及精神状况明显好转,经过一个月的综合治疗,病人康复出院。目前病人回归家庭,不但能够生活自理,而且还能够帮助家里做日常家务。类似的事例在胸科医院心内科举不胜举。
潘玉环主任工作二十多年如一日,始终奋战在临床抢救第一线,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有高度的责任感,对病人如亲人,她常说:“金碑﹑银碑,不如患者的口碑。”在她的带动下,胸科医院心内科的医护人员迅速成长。潘玉环主任医师始终认为,要想做一名好医生,就要先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不但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曾经有一位农村70多岁的老大爷,他患的是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心脏扩大、心功能Ⅳ级、C期,胸腔积液(心源性);该患者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多日,又经济困难,潘玉环主任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考虑到患者的实际困难,用最便宜的药,经过半个月的规范治疗,病人痊愈出院,恢复了往日的健康。晚上平卧如常,活动后无胸闷、气短,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给病人建立了生活信心。到心内科前来看病的患者许多是危重病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她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挑起重担,她说:“作为一个医生,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救治他们是我的责任,病人选择了我,就是对我的信任和鼓励。”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必须对生命负责,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凭着她多年的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理论及临床功底,以及对事业的执著精神,许多危重病人在她手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她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热爱自己的事业,爱科如家,积极努力地树立一个良好科风。用“精心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服务于病人。指导医生规范化治疗,督导医护人员苦练临床基本功,拓展临床思路,使年轻的大夫处理综合性疾病能力显著提高。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患者生活健康指导﹑培养了一支优秀的能打硬仗的团队。使走进这里的濒临绝境的患者起死回生,在病人心中搭起了一座“心桥”,让病人入院时放心,住院时舒心,出院时开心。住院时是我们的病人,出院后成为我们的朋友。让爱心在这里流淌,生命在这里延续……
翻过潘玉环的履历表,这样记载着她的生平。她于199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时原分配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于2006年到哈尔滨市胸科医院创建心内科。现任哈尔滨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哈尔滨市医学会心血管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心内科的药物及介入治疗,能阅读疑难复杂的心电图及常见电生理心电图,能熟练操作心包穿刺引流术。擅长诊治急(慢)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心肌疾病、心包炎、高血压及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在心脏病心衰合并胸腔积液方面的诊治在省内达到先进水平。
行医二十多年来,她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病人身上,病房里总有她忙碌的身影,总有她对病人关切的话语,叮嘱病人家属如何照顾病人,如何为病人调理膳食。总之,无论在病房、门诊,她的心永远是呵护生命的火,点燃希望的灯,不断照亮患者前行的路。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在平凡中创造生命的高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