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生态示范县让宝鸡的环境更优美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11

    隆冬季节,虽然寒气袭人,万木凋谢,但漫步在陕西省宝鸡市城乡街头,一幅幅生态优美、风景秀丽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一排排满目翠绿的树木苍劲挺拔,一条条清澈的河流汩汩流淌,一家家民居庭院干干净净。这一切无不折射出生态文明给这块土地注入的生机和活力。这是宝鸡市创建生态示范县(区)结出的成果。

    记者走进陇县东南镇永兴村,过去低矮的茅草屋不见了,眼前是一座座红瓦砖墙的小洋楼;过去坑坑洼洼的土路不见了,眼前是宽阔平展的水泥路;过去随处可见的土堆、草堆、粪堆不见了,眼前是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街巷;过去杂草丛生的荒草地不见了,眼前是鸟语花香的休闲广场。这是宝鸡市创建生态示范县(区)点睛之笔的一个镜头。

    那么,宝鸡市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后,如何巩固创模成果,向纵深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宝鸡市把创建成果向乡村延伸,实施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三级联创活动。目前,金台、渭滨、陈仓、麟游、千阳、凤县等 11个县区已经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国家预验收,现已上报环保部申请国家级审核命名。

    为了搞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宝鸡市环保局以生态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培育典型,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不断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由点向面拓展,全面掀起了“城乡清洁工程”,使宝鸡城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今年以来,宝鸡市先后投入 300多万元,在全市建成省级生态村 1个、市级生态示范村 15个,有 42个村正在开展创建工作。陈仓区按照“超前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富有特色”的工作思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依托,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为手段,扎实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重点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恢复、环境保护、生态人居”六大生态工程,生态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千阳县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凤县建成了酒铺村、寺坡村等一批农村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同时,宝鸡市在 14个乡镇、266个村开展以“三清”(清理粪堆、垃圾堆和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两建”(建污水池、建沼气池)、“一集中”(集中处理垃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岐山县凤鸣镇太子村大力实施生态工程,在昔日垃圾满地的闲置空地,建起了农村公园,村民们在花丛中晨练健身,还自发建起了秧歌队、小剧团,早上起来扭扭秧歌,得闲之时唱唱小戏。陈仓区阳平镇龙家湾村民爱上了养花,每个农家的庭院里、阳台上、门外的过道上都养着风情各异的盆景和鲜花,村民做饭用上了沼气,烧水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既节能省钱,又干净卫生,村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景象。目前,宝鸡市首批 14个乡镇、 100个村的整治工作将全部完成,第二批 166个村的整治工作正在抓紧实施。

    今年 6月,陕西省农村环境保护暨生态创建工作会议在宝鸡市召开,国家环保部和陕西省各地市共 300多名领导参观了千阳、凤县农村环保示范点,推广了宝鸡市创建工作先进经验。

    通过创建生态示范县(区),为推进宝鸡市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经验,使宝鸡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气更鲜,成为西部城市的一颗璀璨明珠。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高红芮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