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专家访谈

专访商务部部长陈德铭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11

    “网购”:搞活流通省“大钱”

    都说上海人精打细算,会省钱。不过作为商务部部长的陈德铭,省的不是自己的小钱,而是通过搞活流通帮老百姓省“大钱”。

    “我有时也会陪太太去逛超市、百货商店,既是为了考察市场,也是对平时工作太忙后的一种歉意的补偿。不过我更喜欢网上购物,因为同样的商品价格会便宜很多啊!”说起网上购物的话题,他像年轻人一样精于此道。

    “比如,同样一台DVD歌王,在北京的家电卖场里卖1650多元,而网上才卖890多元,能省将近800元钱。对老百姓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

    据陈德铭介绍,“十一五”时期,网络购物迅速发展,今年预计可达4500亿元,比五年前增长22倍。

    陈德铭感兴趣的“省钱”话题还远不止“网购”。

    在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敏感时期,许多消费者都发现有些超市卖的“直供菜”比农贸市场还便宜,官方称之为“农超对接”。而这个政策创意的提出和推进,也与商务部密不可分。

    “前年开始我们大力推进‘农超对接’试点,目的是解决农民的‘买难’‘卖难’问题。”

    “目前看来,‘农超对接’通过点对点的销售,减少了大量流通费用,超市农产品的价格下降了不少,农民也可以多卖15%的价格。”

    在帮老百姓“省钱”的同时,“十一五”期间,商务部还通过加强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建立肉菜流通可追溯体系,让老百姓便利“花钱”,放心“花钱”。

    “过去5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贸易增长最快、市场最为繁荣活跃的五年。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将超过15万亿元,是五年前的2.2倍。”

    “务实”: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在被问及“十二五”的新期待时,陈德铭思索片刻,答道:“希望中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迎接下一个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同时,有更多新的商业流通业态出现,物价也能保持基本稳定。”

    “十二五”期间,他对外贸发展的具体思路是,稳定出口,增加进口,调整外贸结构,使国际收支和对外贸易更加平衡。同时,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高端的国际资本来中国投资。

    “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一端是设计研发,一端是销售。这样的进程在‘十二五’期间要加快。要把中国外贸产品的档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陈德铭还认为,“十二五”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关键时期。国家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走出去”,将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提供更有效的法律保护。

    此外,“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已明确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对此,陈德铭也立足商务领域作出展望:建立现代高效的流通体系,让流通成本下降,让产品质量提高。让人们有钱敢花,有钱花得便利,花得安全。

    “应对危机中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比如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经过总结和完善后,可以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延续下去。”

    “具体来讲,对农村的刺激政策可以经过调整后延续下去。但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就不能简单地从总量上考虑,要更多地从环保、清洁发展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以旧换新的方法促进循环消费。”他说。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新华网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