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及贫困群众的“民心工程”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12

陕西实施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综述 “要不是宝钛集团和我们村结成帮扶对子,我不可能从一名贫困的农民转变为收入稳定的企业职工。如今,我月收入达到3000多元,不仅盖起了新房,还购置了新式家具,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日前,陇县固关镇苟家沟村曹海激动地说。

曹海的变化,只是陕西今年实施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初显成效的一个缩影。

政府决策缘于“高刘现象”

 近年来,随着陕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扶贫开发的扎实推进,企业经济实力和承担扶贫责任的意识不断增强,府谷县先后涌现出高乃则、刘彪等一批民营企业家自发参与扶贫开发的典型,被誉为“高刘现象”,不仅引起社会极大反响,也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

为了顺应企业意愿,挖掘社会扶贫资源,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千企千村扶助行动,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动员组织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结对帮扶低收入村,通过带信息、带项目、带市场、带技术等多种途径,帮助低收入村增强发展能力、培育主导产业、拓展致富门路。主要任务:力争3年内使帮扶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自然增长基础上再多增收1000元。

省委、省政府于今年5月5日召开了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全省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工作。省政府成立了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工作联席会议,成员由24个省级有关部门单位和西安市政府组成,定期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市、县(区)政府也按照要求,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明确了责任。

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开展千企千村扶助行动是一项新的带有挑战性工作,无经验可循,陕西通过市县两级扶贫部门调查核实,全省共有人均年收入2000元以下低收入村8413个。为了尽快启动村企结对,

陕西按照“就地就近、综合平衡、全省统筹”的原则,按照中小型企业结对帮扶1个低收入村,大型、特大型企业结对帮扶多个低收入村的方式,采取由下而上的办法完成村企结对。陕西还按照“分级负责、县为主体、行业管理、部门牵头”的原则,将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工作纳入各级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同时,省政府派出10个检查督导组,分赴各市、县贫困乡村和帮扶企业,开展了村企结对工作的专项检查督导,及时通报工作情况,表扬鼓励先进,确保了全省低收入村帮扶任务的圆满完成。

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帮扶热情

为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陕西在税收方面,按照国家有关部委规定,对企业在扶持行动中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投资兴办中小企业,享受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税收政策;对从事农、林、牧、渔项目所得,可依法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在各类评优活动中予以优先考虑,统战部门优先吸纳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到人大、政协组织中去。

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大大激发了参扶企业的积极性。洋县宏玮魔芋制品有限公司在扶助的该县槐树关镇阳河村,以每公斤3.2元高于市场价格收购魔芋392吨,仅此一项,为全村560人年人均增收2240元。商洛市烟草公司投资270万元,在商州区腰市镇屈村建了300亩烤烟,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形式,推动村企共建,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目前,全省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全省首批启动的2620家企业结对帮扶3000个低收入村,实际已落实了3048家企业结对帮扶3082个低收入村,落实帮扶项目1657个,投入资金1.24亿元,有力地推动了贫困地区群众增收。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张艳玲来源: 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