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一元公寓的台前幕后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13
|
元旦前,开业半年的山东省临沂农民工“一元公寓”,因网上传言“即将被拆除”,再度引起网民关注。然而,网民的疑问并没有随着“辟谣”而消除。
近日,“中国网事”记者赶赴临沂调查农民工“一元公寓”的台前幕后。

“一元公寓”废旧厂房,像毛坯房
2010年12月26日上午,齐鲁网出帖子“临沂‘一元公寓’将被拆除,农民工‘福利’不再有?”称:“一元公寓”开业半年来,“一元公寓”创办人由喜转悲,感到“入不敷出”。
第二天,“一元公寓”的创办者、农民工出身的刘元彬便站出来辟谣:“‘一元公寓’将拆除是误传。”“一元公寓”到底在给农民工提供了怎样的住宿环境?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来到临沂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农民工“一元公寓”,看到这是一栋5层楼的废旧厂房,像毛坯房,楼梯没有安装护栏,窗户上一面罩塑料薄膜、一面是玻璃。来自临沂周边平邑县的建筑工李大国说:“有个地方呆着,我打算多呆几天,毕竟比以前蹲马路边找工作、吃饭强多了。”
李大国介绍,一元一天的铺位主要在大楼2层至5层的大厅里,另外还有些单间。在农民工兄弟的带领下,记者看到,大厅的面积超过600平方米,厅内有4列、每列有20多张上下床;大厅还有一些地铺,但现在没人睡。一些床上铺着政府相关部门赠送的绿军被,另一些床上铺着农民工自带的被褥。
“这里比家里不如,但比住桥洞暖和多了。这里24小时都有热水喝,也有热水可以洗澡,但因为室内冷,大家一般只洗洗头。”室外气温零下七八摄氏度,农民工小陈说,由于没有暖气,晚上得盖上自带的与政府发的两床被子才能抵御寒冷。
李大国说:“条件当然一般,但是我感觉还算是‘雪中送炭’。”刘元彬说,公寓近期还按照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的要求,安装了12个摄像头,加强安全保护。李大国说,他在这里住了4个多月。以前和几个工友租房住,他平均一个月要花费七八十元,而在“一元公寓”,每月至少省一半的钱。
刘元彬高兴地将政府送来的铁架床贴上编号,以便于管理使用
创办“一元公寓”,“办理相关手续都是一路绿灯”
网友“灵文洋”说:“据我所知,他们都是被迫住进去的,自愿的很少。因为那里找不到活。”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了解,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入住“一元公寓”,这儿也形成了一个劳务市场,一些附近村庄的打工者也来到“一元公寓”前找工作。
“一元公寓”最高峰时入住3000人,目前只有约300名农民工入住。“一元公寓”创办人、农民工出身的刘元彬说:“我们租的是废弃厂房,投入70余万元用于改造,租金一年20万元。再算上水电费、员工工资,公寓每天开支2500元至2600元。入住3000人左右,公寓才能略有盈余,目前的确是在亏本运营。”
刘元彬表示,对“一元公寓”扭亏为盈是有把握的。根据他的计算,高峰时临沂市找工作的农民工超过5000人,“到时候入住的人多了,公寓运转是不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