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轻工业园区 激情攻坚跨越远航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13

    服务感商园区日新月异

    园区干部职工自我提升,在服务企业工作中练就硬功夫,坚持服务至上,高效优质,把做好服务作为园区生存跨越发展的生命线!

    对企业的服务,不仅继续落实好“5+2”、“白+黑”、 “保姆式”、“一站式”、“点对点”、 “三零”、 “四全”等制度,竭力为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等“规定动作”,更依照“百亿园区”的目标,有很多特色“自选动作”, 坚持“服务感商、环境留商”,围绕“优化作风、服务发展”的主题,突出“练内功”,推行“主动服务、细微服务和超前服务”,以诚心、真心让投资者安心、放心,让企业安心做强做大,为园区和经营招商引资赢得良好的口碑,促进签约企业加快开工,开工企业加快建设,竣工企业加快投产,投产企业快见效。

    保障改善民生园区顺利发展

    加快失地农民安置步伐,按照就地转移失地农民的安置模式,建设三期失地农民安置小区20多万平方米,1000余名农民住进了安居公寓,2000余名失地农民办理了失地农民身份认定,大部分进入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学校设立职业技能自主培训基地2个,共培训1万余人次,举办入园企业统计、用工、建设知识培训会10余次,举办专场招聘会20余场,发布招工信息100多条,企业招聘失地农民5000余人。

    开通园区公交循环线路2条;教育、医疗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新的发展,一座经济繁荣、功能完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已初具规模。

    六大“园中园”园区跨越发展

    在这个年轻的园区里,箱包皮具产业区、服装轻纺产业区、电子电器区等三个重点区域,正致力于关联企业的集中集群发展。箱包皮具产业园、轻纺服装工业园、浙商工业园、宁波电器产业园、华兴中小企业创业园、川南国际汽车公园六大“特色园中园”建设风生水起。这六大“特色园中园”总占地面积达到了2515亩,总投资达27.06亿元,全面建成之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0多亿元、税收1亿多元,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为园区产业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泸州轻工业园区发展的千日中,省市区领导多次来到园区考察、调研,高屋建瓴地为园区发展“导航”。

    蒋巨峰省长对轻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及园区注重环保、拒绝引进高污染企业的举措表示赞赏。

    2010年12月28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调研轻工业园区,

    对园区的快速发展及园区注重环保、拒绝引进高污染企业的举措表示赞赏。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给予特别关爱,区委区政府领导更是经常到园区开现场办公会,解决园区和园区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园区领导殚精竭虑,一直主持着园区的工作,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园区管委会全体人员秉持全新的服务理念,在工业园区建设热潮中争时间、抢速度,超常思维、超常奉献,发扬“拼命三郎”的精神,使园区具备了承接国内外重点产业转移的能力。

    弹指一挥间,泸州轻工业园区已建成近3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园区规划面积也调整到了30平方公里,市政配套设施基本完善,能为入驻企业提供“八通一平”的基础设施保障,成了各地客商争相抢滩的“黄金地”、产业发展的“集聚地”和高素质人才的“汇集地”。

    扬帆远航园区满载希望

    行走在园区道路上,谁都能感受到了园区人身上蓬勃的朝气,发展迅猛的大气和强劲发展的锐气,也深深感受到工业园区管委会建设园区的决心和信心,以及园区人建设园区的艰辛。在艰难中起步,泸州轻工业园区在激情中跨越,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势上扬,始终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态势,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园区人的回答是:“我们具有开拓奋进一往无前的锐气,永葆干事创业激情,不畏艰难,矢志不渝,勇往直前、不断超越的精神!我们向企业提供的是365天、全天候、保姆式、零距离的服务!”也许,正是这种精神的张力造就了园区现象。别人办不到的,园区人要办到;别人能办到的,园区人要办得更好!




责任编辑: 张艳玲来源: 四川在线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