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环保聚焦

黑龙江大力推进农村建设节能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17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胜利村村民黄永彬家的房子,外表与周边普通农宅没什么不同,但“内容”却大不一样:黄永彬家房子用的不是传统红砖,而是一种由稻草制成的“稻草砖”。

    “稻草砖”的造价虽然只有红砖的一半,但在保温性能上却是后者的6倍。黄永彬不仅建房成本降低了1万多元,而且冬季的取暖费也省下不少。

    当地建设部门的一项测算显示,面积在8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的住宅,改用稻草砖等新型节能材料后,每户每年可节约燃料费700元至1000元不等,还可减少燃煤带来的污染排放,可谓一举多得。

    “从2009年开始,我们结合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开展了农房建筑节能示范。国家对节能示范户每户补助2000元,2010年共完成农房建筑节能示范1.5万户,2011年将扩大到3万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李秉仁表示,农村建筑节能对整个国家建筑节能工作意义重大,农村建筑节能工作做好了,将是对整个国家建筑节能工作的有力促进。

    建筑节能,新农村建设的新课题

    在农村,建筑节能还是一个新话题。

    过去相当长时期,农村民用建筑商品用能总量和单位面积的商品用能耗都远低于城市建筑。近年来,农村住宅建设进入了更新换代的高峰期,农村新建住宅面积在不断增加的同时,村镇住宅能源的消耗也随之不断攀升。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曾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农村建筑、能源和环境综合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商品能源在整个农村地区生活用能中已经占到60%,生物质能只占40%。而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使用薪柴和秸秆等生物质能的比例占到80%以上。“这一方面说明,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有能力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能源,另一方面也说明,村镇住宅的能源消耗正不断增加。”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研究所副所长杨旭东说。

    对于农村建筑能耗偏高的现状,杨旭东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农宅本身围护结构的热特性欠佳。农宅墙体普遍过薄,并且仅3%的农宅采用了简单保温措施。二是北方供热设备效率低。

    近年来,农村建筑在建设过程中的能耗增高趋势明显,但从建筑物生命周期来看,最主要的能耗还是产生在建成后的运行与使用上。专家表示,如何营造出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农村建筑环境,同时又不造成能源消耗的大幅度增长,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不可回避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城乡“有别”,农村建筑节能要因地制宜

    记者采访中发现,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流行一种观点:要让农民跟上时代步伐,农宅要向美观大方、舒适安全的楼房建筑转变。在推广中也出现了一些以城市建筑为蓝本的农村节能建筑,在对既有农房节能改造上,也盲目跟风城市模式。

    “用对待城市的办法来要求农村建筑节能,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农村建筑节能需要因地制宜,需要充分吸收千百年留存下来的乡土节能智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城市与农村的建筑节能有相当大的差别,不能将城市的建筑节能模式、技术和标准照搬到农村去。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高红芮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