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企业

文通集团:民营企业也能扛起钾盐的脊梁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18

    一个在1985年创办的集体企业,却在今天成了全球最大的碳酸钾生产企业和中国最大的硝酸钾生产企业,也许一些人认为这是一个传奇,但这样的事情却在董事长李刚的带领下创造出了一个完美的民营企业发展样本——文通钾盐集团有限公司,从山西文水县一个小的化工厂起步,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并购整合,打造了一个硝酸钾与碳酸钾并重的钾盐航母。

     文通钾盐集团踏实稳健的发展赢得社会的认可,1994年获国家轻工业部颁发的“中国轻工业出口创汇优秀企业银奖”;1995年经国家经贸委、计委、财政部等六部委认证为国家大型企业;1998年被山西省政府列为“十户非国有强势企业”,同时,“文通牌”工业级硝酸钾、碳酸钾、氯化铵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1999年被科技部认定为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被中国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评为AAA级信用度企业;2006年被评为AB级信用度企业; 2009年当选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会长单位,同时荣获2009年全球烟花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原料企业”称号。累累硕果向社会展现了企业对技术和质量的卓越追求,记录了创业者的艰辛,见证了奋斗者不断开拓创新的改革历程。

    以技术创新为突破 强化源动力

    很多人认为,我国虽然是一个工业大国,但很难称得上是工业强国,就在于国内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够,也正是如此,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县乡级的工业企业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纷纷倒闭,文通钾盐集团能够在竞争中不断壮大,正是因为抓住了技术创新这一发展的源动力。

    文通集团的前身文水县化工厂是一家县级小集体企业,生产工艺落后、产量低、成本高,处在亏损倒闭的边缘,董事长李刚带领着大家认识到要摆脱困境局面的紧迫性,首先将硝酸钾生产工艺的改造作为突破口,用离子交换法生产硝酸钾。当时全国还无一家化工企业掌握运用,他们经过夜以继日的试验工作,进行大量的艰辛的改造。功夫不负苦心人,1985 年,全国第一家离子交换法生产硝酸钾工艺在文水县化工厂试验成功,为文水县化工厂的发展历史写下振兴腾飞的第一章。硝酸钾生产成本每吨降低 400 元,月产量提高了 15 倍,产品质量也有很大改善,一次投入产出合格品率达 95% 以上,企业起死回生。 1986 年,企业开始寻求开发市场需求量大的新产品。当年下半年通过大量的调研,企业领导班子推断碳酸钾的市场需求量要增加,于是经过再三的研究讨论,企业领导做出了用离子交换法生产碳酸钾工艺改革的决定,经过数百次的试验, 1987 年 10 月份,碳酸钾工艺改革成功了。

    离子交换法的试验成功和投入应用,并没有让李刚满足于现状,他在1989年赴澳大利亚及东南亚等碳酸钾出口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后,提出将产品开发精细化、生产经营规模化、集团发展股份化、跨区跨行多样化的综合发展思路,围绕碳酸钾、硝酸钾两大主业,瞄准国外市场和国内高端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推进技术进步。

    1995年,文通集团成功地用离子交换法生产出彩管级碳酸钾,投入批量生产,并在随后的几年里不断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充分挖掘原有设备的潜力,使集团形成了16万吨的年生产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碳酸钾生产企业;1998 年,已是国内最大硝酸钾生产企业的文通集团,开始研制粒状硝酸钾新产品并取得成功,现已形成 10 万吨粒状硝酸钾的生产能力。

    文通集团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提升能力、注入活力、增强动力。在李刚董事长的带领下,企业先后开发了硝酸钙、硝酸铵钙、粒状硝酸钾、粒状碳酸钾等10余种新产品,完成了彩管级碳酸钾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的研发。1994 年,自主研发的离子交换法生产硝酸钾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7年,自主研发的硝酸钙新工艺获“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9 年,回收氯化铵新工艺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评审委员会颁发得“应用科研三等奖”。同时,为碳酸钾、硝酸钾等产品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改做出了重要贡献。

    着力资源整合 依托品牌变对手为朋友

    企业的发展往往是和行业的整合相伴而生的,是投资还是收购?文通钾盐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利用自身的管理优势,通过兼并、联营来使企业发展壮大。

    1988 年,文水县化工厂兼并了严重亏损、濒临倒闭的文水县国营化工厂,兼并后仅用 3个月时间就使这个国有企业起死回生;接着又先后兼并了负债累累处于半停产状态的文水化学厂、文水国营化肥厂,利用他们原有的厂房设备和本厂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成功地生产出市场紧俏的产品,当年扭亏为盈。

    为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兼并亏损企业的同时,文水县化工厂走出吕梁山,在全省范围内寻求资源互补,充分发挥技术、管理、品牌优势,与太原市杨家峪乡等单位联营,建成了东兴化工厂,与太谷 753 厂联营,建成了文泰化工厂。1993 年,已颇具规模和实力的文水化工厂更名为山西钾盐厂,并于这一年在太原市成立山西钾盐厂供销公司。1995 年,由 5 个紧密层企业、12 个半紧密层企业组建的山西文通钾盐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至此,一个县营小厂已发展成为拥有 9 个生产企业、两个贸易公司,生产 7 大类产品的企业集团。

    当然,文通集团并不是一味地通过兼并、联营来让企业做大,而是在发展中不断地梳理内部资源,及时关停落后生产线,将优势资源投在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项目上。2000年,文通钾盐集团对下属的文泰公司、文兴公司等 6 个企业相继关、停、并、转,同时投资 1.5 亿元,对霍州文通、金泰公司等 7 个企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至年底初步形成了振兴公司、金泰公司、霍州文通等 3 个销售达亿元的企业,凯乐公司、司达公司、兴武公司等 3 个销售达 5000 万元的企业,推动文通集团向做强方向挺进。在山西文通集团总部移师上海后,于2003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更名为“文通钾盐集团有限公司”。

    移师上海 立足全国 放眼全球

    2001 年 5 月,根据李刚关于“创建国际化集团、称雄国内外市场”的战略构想,文通集团将总部及营销中心移师上海浦东。用李刚的话说,将集团总部迁至上海,更多的是一个发展思路的拓展,集团走出山西,在全国范围内整合资源,广泛寻求、选择合作伙伴,最后锁定了国内最大的氯化钾生产基地——青海盐湖工业集团,一期工程共同投资 3.5个亿,在山西“吕梁百金堡化工园区”实施 10 万吨硝酸钾、 5 万吨碳酸钾、 2×6000kW发电机组的热电联产项目,双方以资源为切入点,将山西的煤和青海的氯化钾两种资源相结合。

    2003年底一期工程正式投产,新增销售收入 10 亿元,创利税 2 亿元,更加奠定文通集团在中国硝酸钾、世界碳酸钾市场中的龙头地位。同时双方合作的二期项目也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进军青海,在盐湖投资4.5亿年产40万吨氯化钾,其中20万吨为大颗粒氯化钾,年销售额10亿元。目前,双方又投资6亿元上马20万吨硝酸钾、10万吨氯化铵,2011年投产,预计新增11亿元销售额。

    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转型

    文通集团移师上海,历经十年崛起、五年跨越,利用山西和青海资源优势,建立了两大钾盐生产基地;利用上海的人才和信息优势,将人才与资源开发有机结合。集团将依托企业自身的优势和产业基础,立足于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提出强化“四个转向”,建设“一基四线”的转型发展模式。“四个转向”从以钾盐为主的一元发展模式,转向以优势产业为基础的多元发展战略;从生产型企业转向产融结合型企业;从传统型营销企业向现代综合贸易企业转型;从粗放型管理转向以集约化、精细化、科学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一基”即以钾盐生产及加工为基础产业,“四线”是指钾盐产业、综合贸易产业、房地产业、矿权交易中心。通过强化“四个转向”,建设“一基四线”的转型发展模式为文通集团多元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文通集团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科技创新,将各种能源、资源优势转化成市场优势。战略定位着重“做强”,在保持传统工业市场份额的前提下,加快农业市场的开拓力度,成功进入农业烟草市场。2006年,伴随国务院在天津滨海战略的实施,文通集团应势组建成立天津分公司,立足天津,依托津冀,服务环渤海湾、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与上海营销总部南北呼应,始终抢占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加快完成国内销售网络建设的战略布局。同时,依托上海和天津航运、物流、信息、人才、市场等优势,加速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

    文通集团进军地产领域标志着在上海的发展又迈出了开拓性的一步。2009年,文通集团通过竞价拿到上海市中心区域地段近23000平方米的建设用地,涉及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集写字楼、公寓、住宅于一体。具有强烈现代气息的文通大厦预计2012年底投入使用,不仅满足本集团需要,还将吸引更多企业集团入驻,为文通集团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文通集团突破资源型企业发展瓶颈,充分利用区域、技术、资源、品牌和人才优势实现成功转型,现已形成以“生产、贸易、投资”为主的三大经营模块,互为犄角、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集团转型,培育集团经济新的增长点,向建设投资多元化、产品规模化、经营国际化、管理科学化的大型企业集团迈进。

    海外建厂、走向世界——这是李刚董事长关于“创建国际化集团、称雄国内外市场”战略构想的又一个重要延伸和举措。文通钾盐集团将在合适的时间将国外氯化钾产地作为下一个生产基地,为争取更大的硝酸钾、碳酸钾国外市场份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目前的成绩对于文通钾盐集团来说不是顶峰,而只是攀登的起点。

    伟大的时代,激发着奋进的力量;科学的发展,展示着广阔的前景。“十二五”的起步之年,文通集团欣逢跨越的历史机遇,倍感鼓舞和振奋。文通集团在李刚董事长的引领下必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奋发有为的精神,共同描绘企业跨越发展的新蓝图。

    (作者:刘学胜)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张艳玲来源: 中国化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