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祝阳镇充分利用人才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20
|
山东省祝阳镇党委扎实推进村级人才队伍建设,坚持选才育才、引贤聚贤,充分发挥村党支部书记、致富能手、包村干部、在外能人四类人才群体的聪明才智,有力地推动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发挥村党支部书记引领作用。祝阳镇党委坚持以抓好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着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党支部书记队伍。选优配强队伍,采取“连选留任”、“村内提任”、“回请能人”、“机关下派”、“公开招聘”等方式,多渠道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把优秀人才选拔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提高整体素质,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实行“点菜式”按需培训,抓好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发展集体经济、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村支部书记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实行千分考核,把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细化量化,对连续两年考核末位的村党支部书记实行淘汰制;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凡涉及到村级重大经济决策、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在组织实施前,村党支部须向党委进行报告,答复后进行,并对落实和完成情况定期公开;实行“双向述职”,村党组织书记每年要向镇党委、本村党员大会述职,并向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通报工作情况,接受上级党组织的考核和党员、群众的评议。今年,东乔村党支部书记高吉满被授予“泰山先锋”党员称号、姚中村被授予“泰山先锋”党组织称号。小梭庄村党支部书记杨秀华、东石汶村党支部书记张圣法等5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被评为“岱下先锋”党员,井家洼、麻峪、祝阳3个村被评为“岱下先锋”党组织。
发挥致富能手的“双带”作用。祝阳镇党委积极为致富能手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既充分发挥致富能手的示范作用,又吸引更多的致富能手向党组织靠拢。建立信息库,镇组织办牵头,各村统计致富能手,建立了包含种养殖类、建筑类、运输类、小商品经济等四个类别156人的档案信息库,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致富能手的管理。发挥“双带”作用,加强对致富能手的培训力度,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带头致富、带动致富。祝阳镇规划建设养殖小区,制定优惠政策,协助银行贷款,提供技术服务,养殖小区已扩大到20户52个棚的规模。搭建“政治舞台”,引导致富能手走入党组织,在村级班子换届或出现空缺调整时,首先考虑致富能手党员,非主职干部直接从致富能手党员中选拔,大力选拔致富能手中的党员担任村干部。目前,全镇有70名党员致富能手进入村“两委”,其中18人成为村支部书记。
发挥包村干部的“四员”作用。祝阳镇党委加强对包村干部的管理,引领包村干部真正发挥好方针政策宣传员、村情调研员、村务工作指导员、干群关系协调员的“四员”作用。当好“宣传员”,采取召开会议、张贴标语、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使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当好“调研员”,要求包村干部定期走访,深入调研,全面掌握村级情况,摸清党情民意,为村级发展提供参考。目前,包村干部共走访党员干部群众9300多人次,收集合理化建议1600余条。当好“指导员”,包村干部结合从事岗位,发挥自身专长,积极为村里提供合理化发展建议和科学规划方案,与村干部共谋发展之策。当好“协调员”,发挥纽带作用,及时掌握各种矛盾苗头,疏通支部成员、支部与村委、党员与群众、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对经过协调化解不了的问题,及时向党委做出汇报。包村干部李玉亮立足梭庄社区回汉杂居的实际,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入手,协同社区一班人整顿治安环境,落实计生政策,发展特色经济,使社区呈现回汉两族人民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发挥在外能人的协调带动作用。祝阳镇党委充分发挥在外能人的协调带动作用,积极加强与在外能人的沟通联系,引导他们心系家乡、支援故土。建立平台,镇党委本着“好中选优、优中选需”原则,将政治素质好、奉献精神强、愿为基层服务的56名在外能人聘为村级党建工作指导员,其中现任或退休县级干部12人、私营企业负责人17人。加强联络,每逢节假日,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打一个电话、寄一封书信、发一个电子邮件等向他们表示问候,让他们及时了解到家乡的发展动态。举办联谊会、座谈会,积极征求他们对家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积极为家乡建设和发展出资出力。东张村在外老乡徐宗昌为支援家乡修路捐资10万元。优化服务,充分利用在外经商能人多的优势,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各服务部门真正做到一条龙、保姆式服务。由在外能人牵线,党委积极协调,引进岱银集团金辉制衣有限公司,新上17条现代化牛仔服装加工生产线,安排劳动力700余人,年可实现产值1.5亿元,利税900万元。截至目前,全镇依托在外能人引进项目8个,修筑村级公路20公里,争取资金500余万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