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6县(市、区)获"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21
|
摘要: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山东省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山东省政府授予潍坊市等6个市、汶上县等10个县(市、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新华网山东频道1月20日电(记者苏万明、吴书光)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山东省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山东省政府授予潍坊市等6个市、汶上县等10个县(市、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这次获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的16个县(市、区)分别是:潍坊市、济宁市、临沂市、德州市、聊城市、菏泽市、汶上县、梁山县、邹城市、东平县、沂南县、沂水县、陵县、乐陵市、宁津县与菏泽市牡丹区。另外,汶上县等10个县(市、区)获得农技推广车各1辆。
其中,2003年以来,潍坊市通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科技支撑与加大惠农政策扶持力度,粮食总产实现了连续八年增长。由2002年的260.3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525万吨,八年翻了一番多。特别是2008至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分别达到491.2万吨、520.8万吨和525万吨,三年平均总产突破百亿斤。
济宁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七年增,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464.81万吨。
临沂市通过稳定扩大粮食生产面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坚持科技兴粮等举措,2010年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七年增产,全市粮食总产达到468.76万吨,比上年增长2.8%。
德州市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实施高产创建、落实惠农政策、强化科技支撑等措施,2009年成为全国第一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2010年,全市粮食播种总面积1402.4万亩,总产150.6亿斤,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总产连续6年过百亿。
聊城市常年粮食播种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2010年,聊城市通过加强粮食生产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发展粮食生产的惠农政策、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与狠抓“一喷三防”等关键措施的落实,全市粮食总产达到了104亿斤,连续八年实现稳定增产。
菏泽市采取“小面积攻关、核心区示范、大面积推广”的方式,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带动了粮食持续增产,单产、总产连创新高,从2006年到2010年五年间,粮食总产实现了由96亿斤到113亿斤的重大跨越,年均增长3.4亿斤。
汶上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汶上通过强化惠农强农政策落实、创新推进考核倒置模式、创新技术推广与推进高产创建等活动,粮食生产连续八年实现持续增收,2010年粮食单产542.87公斤,总产74.97万吨。
梁山县通过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积极推广实用粮食增产技术,大力开展粮棉高产创建,全县粮食生产连年丰收。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51万亩,平均单产502.6公斤,总产75.93万吨。
邹城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严格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集成推广配套技术,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实现连续7年增产。201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30.5万亩,总产达到60.7万吨,其中小麦59.5万亩,总产25.6万吨;玉米58万亩,总产28.42万吨。
东平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通过实施强农惠农政策、实施粮食产业开发工程、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等举措,东平县自2005年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六年增产,单产由401.3公斤提高到451.4公斤,增长12.48%;总产由9.86亿斤提高到14亿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