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企业

山东武城121个校企联盟为企业年增产值41亿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26

    日前,山东武城县金光集团又一批5万米高压油管运往华北油田。事业部经理曹如峰告诉笔者:“我们生产的高压油管被华北油田、胜利油田等各大油田争购,仅此一项年可增加产值2个亿。”

    这得益于金光集团与武汉工业大学结成的 “产学研联盟”。该企业与武汉工业大学、哈工大玻璃钢研究所联合开发出的高科技高压油管在全国率先通过美国石油协会的双重产品认证。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与科研院校单体合作模式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随着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的加快,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力引擎。”武城县委书记王立来说。

    日前,齐鲁汽车有限公司与世界太阳城大会组委会签约,齐鲁客车成为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指定用车。而这正是得益于齐鲁汽车公司与清华大学结成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战略联盟”:清华大学转让纯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并在齐鲁汽车公司启动新能源汽车研发基地项目,极大地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在县里的引导和激励下,该县各大企业纷纷与全国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进行“结盟”,建立起了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在邀请专家进驻的同时,各骨干企业还积极选派研发人员到清华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校进行充电,实现深度融入互动。山东龙祥公司在铁道部设立了工程橡胶研发中心,研发出地铁用复合型止水带等7种国家专利产品,今年产品订单达到4.5亿元。

    “武城推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不仅仅是校企‘牵手联姻’,更重要的是院校高工入驻企业、企业研发人员入驻院校,携手并进,打造创新基地。”武城县县长樊兆杰介绍说。今年以来,武城县121个“校企联盟”先后开发出高档轿车密封件、太阳能中央空调、环保过滤材料等国家专利产品163种,每年为企业增加产值41亿元。

    “产学研联盟”成为武城工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1至5月,该县完成工业增加值31.2亿元,同比增长29.1%;实现利税23.25亿元,同比增长27.4%;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6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0.15%。




责任编辑: 张艳玲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