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热血铸警魂---优秀民警郝建军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2-14
|
“咱多辛苦一点,老百姓就多一点平安”
六塔乡因境内有六座佛塔而得名,“六塔晓月”为清丰县八大景点之一,辖区面积47.5平方公里,33个自然村,常住人口3.5万多人。
2006年6月,郝建军同志由大屯派出所指导员调任六塔派出所指导员,刚刚到六塔工作的他没有因为辖区人口多、治安状况复杂而抱怨,而是积极熟悉派出所各项基础工作,早出晚归进村入户熟悉辖区人口状况、治安状况,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咱多辛苦一点,老百姓就多一点平安!”
“郝所长生前能一口气说出33个自然村的支书、村长、治安委员名子;熟知每一个村庄的老党员、老军人、治安积极分子,也掌握每一个村庄的‘刺头’、‘混混’。”六塔派出所户籍民警韩亚轩说:“他对辖区群众十分熟悉,成年人十之八九都能说出是哪个村的。”
2009年9月18日下午,六塔乡蒋村女青年张某骑自行车经过一条生产路时,被一名30岁左右的男子用针管猛刺臀部,痛得她弃车倒地。男子趁机将张某拖入路边的玉米地,欲行不轨,张某奋力反抗才得挣脱。男子从张某身上抢走手机一部,红旗渠香烟两条。由于事发突然,又只是一两分钟的事,张某对作案男子的描述十分模糊,但郝建军同志还是从张某只言片语中,很快就确定了几个嫌疑对象。经张某辨认,犯罪嫌疑人晁某浮出水面。第二天,晁某就被抓捕归案,被抢财物得到悉数追回。张某家人感激得敲锣打鼓给郝建军同志送了一面锦旗。
基层各种纠纷层出不穷,是最令人头痛的事情。郝建军接到群众、单位报警、求助时,都是二话不说,组织民警深入村入户,动之以情、教之以法、晓之以理,苦口婆心,逐一化解。
在六塔派出所工作的几年里,经他处理的治安案件和调解民事纠纷100余起,没有出现一起群众上访案件。任所长以来,六塔派出所共侦破各类案件30多宗,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名,为群众追回价值20多万元的被盗抢摩托车、现金及其他物品,辖区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为人谦虚,办事实在,执法严格,襟怀坦荡——郝建军在乡亲们中间赢得了“好人”的美誉。得知他遭遇车祸的消息,六塔乡20余名群众,连夜自发赶到30多公里远的县人民医院探望他。
“忙完这几天,我就回家!”
早在1999年,郝建军同志的父母就曾经历过一次丧子之痛。那年暑假,他17岁的弟弟溺水身亡,三天后一张火红的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家。再次接到噩耗,年过70岁父母几次昏厥,几次抢救。然而面对组织和领导的慰问,两位老人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儿子职业的理解和尊重:“建军是为了公事,俺老两口儿挺得住!”
六塔派出所离格针元村只有10华里,开车也就是10分钟的事情。然而就是这10华里10分钟,两位老人仍然是难见儿子一面。
郝建军的妻子说,刚开始两位老人很是不理解。因为一打电话建军就说:“忙完这几天,我就回家!”可一等再等仍见不着他的面。有次老父亲急了,竟拖着做过手术的腿,一步一挪徒步走到了六塔派出所。这是老人第一次走进了儿子的“官衙”,也是至今唯一的一次。
用老父亲的话说,派出所内全是人,建军屋子里也都是人,走了一拨来一拨,甚至没有自己坐的地儿;手机办公电话响个不停,就没有自己“教训”儿子的空儿。看到建军眼里布满血丝,满嘴起泡,老人所有的怨恨都化作了对儿子的爱怜和支持。
在父母的眼里,他也许是个“不孝顺”的儿子;在妻子的眼中,他也许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在16岁大的儿子心中,他也许是一个“不合格”的爸爸。但在领导眼里,他是一个干事儿的人;在同事的眼中,他是个有情有义“大哥”。
在谈工作体会时,郝建军经常说,“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兵”。他向领导和同事承诺了“四个必到”:重大案件必须到现场,审查团伙犯罪必须在场,实施抓捕工作必须冲在前,重大纠纷必须亲自参与调处。他以自身表率感动鼓舞着每一个民警。
在谈队伍管理时,郝建军经常说“团结出战斗力,感情出凝聚力”。他给自己制定了民警家访制度:定期利用休息时间对民警进行家访和座谈,了解民警家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并对有困难的民警主动协调有关部门解决。
郝建军同志牺牲后,六塔派出所民警在指导员姚照波的带领下,很快将东观寨四氯化硅案三名主犯抓获归案。六塔派出所全体民警表示:“郝所长没有走,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咱多辛苦一点,老百姓就多一点平安!”,“忙完这几天,我就回家!”,“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兵”……斯人已去,音容犹存。
人生四十载,春晖未报,妻儿赢弱,身先去,天地含悲;
从警二十年,组织信任,群众敬重,终无悔,日月同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