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琴:从下岗工到CEO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2-14
|
“憨婆婆”老粗布,名字虽土得掉渣,名声却省内响亮。而少为人知的是,这家河南省濮阳市知名民营企业的CEO王爱琴,5年前只是中原油田的一名下岗职工。
1995年,王爱琴中专毕业,分配到中原油田直属六处工作。在这家大型国企中,她的销售业绩在单位里一直位居前列,收入相当稳定,日子过得很滋润。按说,在这么好一个单位工作,作为一般人也该知足了,但骨子里就透着一股不安分的气儿的王爱琴却不这样认为。她觉得,这样四平八稳地过日子,这不是她所追求的人生,人要活得有价值,就必须迎接更大的挑战。
2004年,中原油田改革,鼓励在职职工走自谋职业道路。她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稳定的工作,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自主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年轻气盛的她,下岗后方知,像她这样既无经济基础,又无所谓的背景,想创业是何等的不容易!她卖过花卉、搞过旅游、经营过床上用品,尽管也小有收获,但她总感觉,一直就这么小打小闹,人生的价值何时能体现出来?苦恼中的她在思索着……
经过长期观察,她发现,时下,回归自然、追求环保成了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我们传统的手工织布是由农村种植的无公害棉花加工而成,不但透性性好、吸汗,冬暖夏凉,正好契合了人们的需求。然而,传统的粗布文化却面临着遗失的危险。如果用现代科技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粗布细作,做成床上用品、家居饰品、男女服饰等,一定有很大市场空间,说不定还能做成河南名牌甚至全国名牌。
这次,她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理想所在,便砸上了全部家当,又贷了一部分款,于2006年在濮阳市东环路租地建厂,并邀请国内知名纺织专业教授进行指导,生产出了“憨婆婆”粗布系列产品。
产品刚上市时,由于定位关系,市场上起初很难接受,王爱琴的“憨婆婆”遭遇了流资紧张的困境。得知这一消息后,濮阳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主动上门服务,向该企业提供了50万元财政贴息贷款担保。有了这笔流资,加上他们大力促销,“憨婆婆”粗布系列产品很快便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今,“憨婆婆”已经成为我省的知名家纺品牌,并已成功进驻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王爱琴也被省委宣传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评为“河南省十佳创业之星”。
“创业本身就是对平凡生活的一种挑战,要时刻准备迎接困难并有勇气和毅力战胜困难。”曾经的下岗工、如今的CEO王爱琴如是说。
记者张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