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50个产粮大县全部纳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2-15
|
四川省50个产粮大县全部纳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范围
(记者 陈君)记者2月14日从四川省农发办获悉,在国家农发办支持下,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新增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至此,四川省列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中确定的50个产粮大县全部纳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范围。2011年四川省在这 50个产粮大县安排中央资金34646.4万元,比2010年存量资金多安排9941.4万元,增长40.2%,比同期土地治理项目资金增长率高8个百分点。
据省农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年伊始,省农发办迅速组织完成了对四川省2011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存量资金项目计划的编制和批复工作,并在年前将中央财政资金64134万元全部下拨,为四川省今年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区域布局上看,四川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存量资金项目将进一步向粮食主产区聚集,突出安排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和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今年共安排了140个项目,其中,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23个,改造面积69.97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12个,均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中确定的50个产粮大县范围内实施,计划建高标准农田12万亩;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续建1个,力争解决项目区“有水用不上”的问题;草原建设项目4个。
在建设内容上,按照“综合治理、缺啥补啥”的原则,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尤其是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地区的下湿田改造,注重排灌结合、突出渠道防渗和新建等节水灌溉设施的建设,提高抗旱和防涝能力。加大田形调整和平整土地的力度,通过秸秆还田、增施农家肥、测土配方施肥等地力培肥措施,提高项目区的耕地质量,并鼓励各地在科技推广方面开展创新,通过科技提高粮食单产。
预计项目建设完成后,项目区可新增灌溉面积2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5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000万公斤,油料1070万公斤,蔬菜14327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