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县:壮大龙头企业,促进桑蚕产业发展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2-15
|
近几年来,广西永福县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良好机遇,坚持科教兴蚕战略,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依*龙头企业带动,积极发展“三高”蚕业,取得了明显成效。政府安排整然,企业快速发展,桑农稳健增收。种桑养蚕已成为全县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2007年按照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县户农户种植桑园亩,年产生茧吨,由桂林永福睿丰制丝有限责任公司收购。企业资产总额1000万元,年产白厂丝150吨,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安排当地劳力300多人就业,收购生茧1400吨,直接带动农户4000户,带动基地6000亩,助农增收1440万元,户均增收3600元。
桑蚕产业发展过程
1、历史和自然条件
永福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蚕丝质量上乘,单茧蚕丝可拉1000——1200米而不断,产品质量达到5A,属于国际免检产品。蚕茧质量处于全区领先地位,曾被自治区确定为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县。2005年全县种植桑园面积有8000多亩,由于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销售也没有保障,发展不稳定,种植规模在1万亩以内。
2、龙头企业带动
招商引资建厂。为了保障农民利益,借东桑西移之机,县政府制定招商引资政策,通过延长产业链实现助农增收。桂林永福睿丰制丝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被永福的优质蚕茧和引资政策吸引来投资的。
走“公司+协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之路。2005年公司成立后非常重视原料茧基地的建设,始终把原料茧基地作为公司生产的第一车间来抓,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向蚕农按14元/公斤承诺保价收购;有力推动当地种桑养蚕的发展。2005年当年带动500户农户种桑养蚕3000亩,为发展永福县的桑蚕产业2006年底公司无偿出资10万扶持堡里乡600多农户种桑2600多亩,同时扶持罗锦镇成立桑蚕协会, 协会会员有300多户,种桑面积1200多亩,公司法人任名誉会长。由于产品质量上乘,该公司的产品畅销东南亚及江浙一带。2007年公司获桂林市人民政府认定为桂林市第二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加强技术培训,坚持科教兴蚕。我县农业部门不断兴办各种形式的种桑养蚕技术培训班200多期,培训蚕农8000多人次,无偿发放技术资料3万多份。2007年,农广校还开设了一个40人的蚕桑专业中专班,培养了一批蚕桑专业技术骨干。
3、产业形成
农业龙头企业的壮大发展,引领蚕农发展桑蚕生产,将桑蚕产业蛋糕越做越甜。如今桂林永福睿丰制丝有限责任公司拥有3条生产线,该公司还在该县广福、堡里、永安三个种桑养蚕集中的乡设立茧站,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扶持农民发展种桑养蚕,公司解决了原料问题,农民鼓足了钱包,桑蚕产业得到了发展。使永福县种桑养蚕从2000年的0.6万亩发展到2.2万亩,鲜茧产量实现60万公斤,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7倍和4倍,养蚕收入900多万元,成为桂北地区桑蚕生产大县。桑蚕产业已成为永福县农业经济的优势产业,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未来展望
继续做强做大龙头企业,提高产品消化能力。2008年睿丰公司将着重完成第2期工程建设项目(二期已被列入2007年桂林市重点跟踪工业技改项目),缫丝机组从1800绪扩建到3600绪。项目完成后,将直接带动5000户农户种桑养蚕3万亩以上,工业年产值超5000万元,年缴税金100万元以上,可安排就业300多人,按目前鲜茧18元/公斤收购价计算,每年返哺蚕农的收茧资金达3600万元以上,项目建成后,对永福县桑蚕产业的发展、带动全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以及新农村建设和地方经济腾飞,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打造桂北优质桑蚕大县。发挥我县桑蚕质量高、上茧率高的优势,发展桑园面积5万亩以上,建设小蚕共育示范基地,把我县打造成桂北优质桑蚕大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引进资金,2008年,投资1500多万元的永福德佳缫丝有限责任公司也慕名来到永福落户,公司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