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旅游风光

中国十大魅力古镇兴安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2-16

 

兴安古镇号称“中国10大魅力古镇”之一,实际上“古镇”指的是著名的古运河--灵渠穿越兴安县城的一段水路,沿水路两岸有古代形成的街市、民居、楼台亭阁,古迹甚多,如今把这段水路称为“水街”,于是灵渠、水街和秦城构成了“兴安古镇”的全部精华。

  古灵渠:三十六陡下兴安一陡一个天地

  兴安是连接湘水、漓水的咽喉要塞,而一条灵渠则成就了中国的统一大业,更显示了中国人开山开河的智慧。灵渠的建造始于公元前214年,那年秦始皇为统一中国,发兵五十万分五路进军岭南。雄狮之伍被困于密林深野,毒虫遍地、粮草断尽。眼看一代伟业要功亏一篑,秦始皇当机立断凿山开源,仅用两年时间完成了这33公里的人工奇迹。灵渠建成后,从黄河之上的都城咸阳到南疆广州便畅通无阻,秦军亦势如破竹,疆域一直拓展到南海之边。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运河,亦沟通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内河运输网。

  这是距离桂林58公里处的兴安古镇,因秦朝著名水利工程灵渠而著名,俗称"北有长城,南有灵渠",整个古城被灵渠之水环绕,名为水街,街中所有建筑大多是明宋年间建成,走在挂满辣椒和玉米的青青石板路上,处处是小桥和清幽的绿水,宁静而悠远编辑本段购物

  大理石制品

  桂林大理石厂等近10家企业生产。以本地出产的大理石为原料, 生产各种规格的板材和台板, 用来制作各种家具、工艺品。其产品花纹美观, 色调雅致, 光洁度高, 质量稳定。

  玉石雕刻艺术品

  桂林玉石雕刻艺术品制作历史悠久, 以陆川石、东兴石、虽腊石、岫岩玉石、龙胜滑石等为材料, 因材施艺、雕工精美, 造型新颖颇具魅力, 产品销往国内各地, 出口东南亚、西欧地区。

  三花酒

  米香型小曲白酒。酿造历史可追溯到南宋。原由“师司公厨”酿成, 后传入民间, 清末出现专业酿酒作坊, 至民国年间, 作坊遍及桂林。1949 年后, 国家汇集民间酒坊各路优秀酿酒师, 于1952年建立桂林酿酒厂( 后改名桂林饮料厂, 1987年改为桂林酿酒总厂), 沿用传统工艺, 继续酿造“三花酒”。因蒸熬三次, 摇动可泛起无数泡花,质佳者,酒花细,起数层,俗称“三熬堆花酒”, 简称“三花酒”。无色透明, 蜜香清雅, 入口柔绵, 落口爽洌, 回甜, 饮后留香。适量饮用, 可提神, 活血, 有益健康。品种有57 °、38°、30°等系列。1963 年~1989年, 在全国第二、三、四、五届评酒会上, 均被评为国家优质酒, 获银质奖章。1964 年被评为广西名酒, 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以及香港、澳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先列行程及花费:
  D1:上午9:30从南宁琅东站乘大巴(终点站为全州)出发,到兴安票价65元/人。下午2:30抵达兴安,2元/人坐三轮车至兴安第一招待所,双人标间60元/日。放下行李后出了酒店门口就是水街入口,玩儿去了~晚上朋友请客在水街街口的四海酒村晚餐,饭后逛水街和夜市小摊,别有风情,并于小摊处购手袋十多只,5.3元/只,疯狂的女人。。。晚上还有许多宵夜烤白果烤板栗烤冬瓜烤水豆腐:)
  D2:上午8:30在宝老爷米粉店来2两米粉,2元。朋友帮找来出租车赴白石乡水源头村,车程约半小时,包车费用60元。中午在白石乡湘江源饭店又2两米粉,2元,巨好吃~!下午驱车赴灵渠,逃票,省40元/人。。。经水街走回酒店,于市场购白果7斤,5.5元/斤。晚上朋友带去吃土鸡田螺煲花费130元,口水又流了。。。
  D3:上午搭朋友便车至桂林,12:30搭乘桂林至南宁的豪华快班返程,车票加保险80元/人。

  
  下面,就跟我一起去逛逛叭~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万里桥下,是一条构建于大宋元祐年间、名为北街里的古街。千年来这里商贾云集,茶楼酒肆,笙歌乐舞,珠宝、胭脂、米铺、钱庄皆立于此,是宋、元、明、清兴安最繁华的商业街,曾出九名进士。如今,这条古街却不屑于现代都市钢筋水泥的森林和车水马龙的大道,它依然完好地保存着精美的雕栏画栋,窄窄的街道两旁,鳞节栉比,仍是白墙黑瓦的二层民居。老人们悠然安坐于飞檐雕花之下,打着纸牌,理着头发,卖着发糕,看着手相。那些细致精巧的木雕人物和花鸟,就这样静静地在喧闹的市井之中,看光阴如水流逝,安然如昔……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兴安,在一般人心中它也许只是一个八桂大地上不甚有名的小镇,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它却是曾经两次改写历史进程的转折点:其一:公元前214年,始皇曾于此开山凿渠,历时两年修建灵渠,将都城咸阳与南疆广州千里相连,之后,秦军势如破竹,长驱南下,一统中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运河,亦沟通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内河运输网。其二:红军长征中最为惨烈的湘江战役,在此留下了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以悼念那满江的热血、满腔的豪情!

  然,更吸引我走这一趟的却是水街,流经兴安县城的那一段南渠。
  小桥流水,淌不尽悠悠古意,微微凉风,吹不去楚越旧情。
  沿着水街两岸的石板路,拂叶穿花过那亭台楼阁,推开一扇扇遍布玲珑雕花的门窗…
  天井的微光下恍然如梦,今夕是何夕?这触手可及的,莫不是那尘封千年的往昔?

兴安 交通:兴安南距桂林57公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境内有连接了湘、漓两江,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它是秦始皇开凿的世界上第一条人工运河,它与长城一样古老,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有漓江的发源地、华南第一峰猫儿山;还有4座天生桥连于一体的世界奇观。

兴安旅游小贴士:行从广州到桂林,可选择飞机、火车或长途客车前往,依个人经济、时间等状况而定。从桂林到兴安则可乘早上8:16分从桂林开出的2514次列车,约一个小时可到达兴安。或者自驾车走桂黄高速公路到兴安,不到一个小时即可到达。灵渠位于兴安县城东南部,乘三轮车约需3元。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夕阳的余辉透过层层叶影闪烁不定,给水下的青草镀上了金边。漫步在水街两岸,丝竹之声如水环绕,阵阵凉风舒爽至极,直叫人想长坐不起长睡不醒。木制的亭台长廊上,三三两两的老人们闲坐谈天,甚或是,靠着栏杆安然入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每隔不远便有三两级台阶延至水面,可供提篮洗衣、孩童嬉戏,澄澈的清水穿流不息,渠底青青的水草随波荡漾,恍忽便是志摩笔下的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自古小桥流水成佳话,有水便有桥,水街上的古桥千姿百态,比较有名气的是娘娘桥、万里桥、马嘶桥、接龙桥。走进水街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娘娘桥,此桥相对其它桥而言较为宽松,且无台阶、无亭阁,故此小车摩托都毫不忌讳地直往上冲,看得人心惊肉跳~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万里桥,据传是秦军从南往北时经过最多的一个桥,上书“楚越要津”。不知当年秦军的金戈铁马,可曾于此逗留片刻,迷惑于渠上轻风,留恋于巷口小食?这青石般清悠的灵渠,可曾涤淡去难免的血雨腥风?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接龙桥,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仅东面有半边台阶,据说是目前广西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传说此桥乃当年足智多谋的怀丙和尚的智慧,其一改古法将桥的重心放在渠的西面,桥东修有九级石台阶上桥,而桥西不留石阶。相传此桥在早上的雾气朦胧中就象一条身体隐没、将头轻搭于渠东岸的龙,又因此桥在古代一是接送来往官员、二是端午节迎接龙舟,因而得名“接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马嘶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二桥跨二水的“水立交”,据说是因当年汉代将军马远之马不肯过桥而得名。
  最喜欢的是粟姓人家于明代捐资兴建的粟家桥,清丽古雅,没有新筑的亭阁,却保留了原始的古朴,石板铺就的台阶,石缝间的青草和桥边的古树,一草一木都与它混然一体,走在桥上恍若穿越了时光,仿佛当年跨桥返屋的小童,夕阳西下,鸡犬相闻,娘亲正唤着顽童的小名儿,袅袅炊烟,饭香正随风弥漫……
  至于这两座桥的图嘛,嘿嘿,无——
  呵呵,其实是因为没拍好。。。留个念想吧,有机会亲自去看:)
  无关的随便贴两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水街入口旁有座牌坊,上书“五马坊”。由此进是一处仿古商业街,云“秦文流觞”。买卖似乎不是很景气的样子,人气不太旺,不过也有些颇有趣的小东西,不妨一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水街之上,还有许多不经意的小景,像砖雕照壁,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县城惟一的一座双面人物陶塑砖雕。高5米长6.8米,根据兴安二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融入观音、四大金刚、八仙、哪吒、招财童子、和合二仙、鳌鱼等民俗文化元素创作而成,以此祈盼人民平安如意、幸福吉祥。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外,对寻古探幽的人而言,任何一个犄角旮旯都可能会有惊喜,只随意徜徉,无拘无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水街这段也走得差不多了,顺便眯会儿,明天咱上秦家大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水街旁有许多旅社,无一例外地都在门窗上装着美丽的木雕花,虽是现代建筑,也可一解怀古之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最后奉上一张灵渠。。。其实俺也只是路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下面,是距兴安不远的白石乡水源头村秦家大院。自白石乡到水源头村的道路正在修缮,我们步行约半个小时方到村里,以后再去应可通车矣。此地也有不少银杏,可惜我们去得太早,叶子依然嫩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上面这两张便是秦家大院的大门及门楣上的悬字。大门前的一幅墙上写着“水源头村简介”,黑色的墨迹已被雨水冲刷而下,略有衰败之感。简价内容摘录如下:

  水源头村地处湘江源头——兴安县东南部白厂乡境内,距兴安县城28公里。水源头是唐朝大将军秦叔宝的后裔之村,故又称“秦家大院”。唐末年间战乱中,始祖从山东移居而来已有40多代,在这里繁衍生息。村中现有住户120户,村民400多人。秦家大院学风鼎盛,人才辈出,先后通过科举考试出武状元一人,文科进士二十名,举人数十位,有“进士村”之美誉。解放后,大、中专毕业生一百多人,在外工作人员三百余人。
  格局独特的水源头村四周群山环抱,形成一座人杰地灵的“天然聚宝盆”。村前小溪潺潺,风景如画。整个村为前街、中院、后园的布置格局,街巷主次分明,房屋鳞次栉比,瓦桅交错,四周要隘处皆有闸门守护,村旁还有古石桥、古砖塔,奇美壮观的古树名木,足见前人匠心独运,创造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村落景观,极具艺术观赏价值。
  秦家大院古朴壮观,别具一格。占地面积约一万七千平方米,共七巷八组房屋。目前院内保留有明、清代风格建筑群23栋30座,规整地构筑了既独立又相互联系有青砖瓦木结构民居,格式统一,递进布局,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户户天井井然,家家马头高耸。设立了完整的防火、防盗、防洪等系统。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正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样……


  跨进大门高高的槛,里面绵绵不绝的房子一进又一进。每户人家的大门都有不同的檐饰,房屋以大块的青石方墩为基,砌上三四尺后,再用青砖砌到屋顶,高大而幽深。天井下,青石板铺就一尺多深的“池子”,当然不是用来养鱼的,只是不知该怎么称呼,暂且称为池子,实为排水之用,据老人说,有了这池子管它下再大的雨也淹不到屋里。房屋相隔间或有些细长走道,据称为防火通道。鸡犬之声相闻,却不知所踪。龟裂的土墙仿若烧焦,蛛网飘摇,太阳从窗花间透过来,淡淡地发着光,整座古宅安详而静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最近常听人说,要“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呵呵,原来古人早已无比自然地将这句话融入了生活,精雕细琢地把对美的追求付诸方方面面。与北街里那些迷人的雕花门窗一样,秦家大院的房屋也保留了无数美丽的细节。一位老者带着我们穿门过户,言此处“户户相通,互不干扰”,停停走走,已行经数户人家,全都空无一人,却门户不闭,颇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之风。这些尚住着人的古屋,门柱的基石上刻着松柏花鹿、牡丹云龙,门窗上雕有老鼠娶亲、祥花瑞兽,一道纹一片叶,无不精工细巧、栩栩如生,即便是如今蒙了尘污了面磨平了棱角,仍是那样的令人怦然心动,若是当年初建,该是何样的精美何等的繁华!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韶光易逝,千年之久亦不过转眼。曾经的朱阁大户今已门庭冷落,石缝间绿叶挣扎而出,叹春光,墙头上杂草随风摇曳,话怆然。辉煌过往几十代,豪气依稀当年,而今,拾掇白果捡红椒,无非老时来伴。日子咸淡,闲话家常,不过舒心惬意,夫复何求?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随老人攀上一处房顶,可俯视整个村庄,还有村边的骆驼山、乌龟山,一片青瓦,房前间或几株银杏,可惜秋未深、叶未黄。静静的大院里鲜有人声,行经屋间小道,柴禾倚墙,小犬相逐,豆荚的花在阳光下闪着微微的柔光,翠绿的豆子剔透晶莹。挥别在大门口唠嗑的老人和水源头村有名的“七仙女”银杏树,该返程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矫情完了,该显露本性了——食摄,性也~!:P

  以下是这次兴安之行落肚的东东,呵呵首先是第一天在水街四海酒村的晚餐:白果猪肚野菌汤,老干妈辣炒回锅扣肉,香芹牛肉,炸排骨,板栗焖猪尾,醋熘土豆丝,蒜茸菜心,吃得真撑啊。。。最有趣的是这家店装筷子的纸袋上印的字:正面写的是酒店大名“四海酒村”,背面写的是“宗旨:本酒村为挣钱而开,贵在挣钱合理二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桂林地界当然不能不吃米粉啦~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在离水街不远的宝老爷米粉店搞了二两,别小瞧这家店哦,连CCTV的敬一丹大姐都光顾过呢~店堂里挂了数幅敬大姐在米粉店采访的照片~价目表上明码标价:一两1.5元,二两2元,三两2.5元,真是价格便宜量又足哇~!黄豆粒粒炸得崩脆,连我这平时不爱吃黄豆的人都吃得一颗不剩~不过该店无酸豆角,这是惟一遗憾。。。
  另,该店旁边有一家名为“无极”的网络休闲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从秦家大院回来时,在白石乡上的湘江源饭店又搞了二两酸辣粉,别看这碗都缺口,但却是此行味道最佳的米粉了~!超赞的~!连汤都喝完去~!这家的米粉有点像螺丝粉用的那种粉,但又没有螺丝粉那么硬,同时比一般的桂林米粉柔韧有劲道,配上酸辣汤、香香的肉末、脆脆的黄豆,真是人间美味哇~
  该店门口的对联也极为有趣,上书:“粉可允饥请进来吃它两碗,酒能解乏快坐下喝上几盅”。哈哈好玩吧~隔壁是一“双语幼儿园”,要去光顾的可别走错了门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最后一碗粉是临走前在水街万里桥下的万里香米粉店吃的,味道没有什么特别要说的,不过人家给顾客自己动手的那一大锅汤可是快见底了都还有许多的冬瓜呢。。。俺忍不住要小心眼儿地想起南宁粉店那些清澈见底的汤来。。。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除了粉之外,我们还在万里香吃了一个五毛钱的红豆粽子,可惜太便宜了里面没有板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吃完了粉,最后就隆重推荐一下当地的朋友带去吃的土鸡田螺煲~!!!
  先吃鸡和田螺,那叫一个鲜哪~!然后下螺丝菌、下芋头,下鸡杂、下油果,下野菜、下菜心,还有一盘香香的小河鱼~俺什么都不说了,上PP,馋死你们~:P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吃饱喝足,收工返屋~

  兴安是个适合吹吹风、发发呆的舒服的小镇,希望大家喜欢这里市井间的静谧……






责任编辑: 探索世界的沙粒来源: 中国古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