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线景观灯点亮谁的“钱程”?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2-25
|
2010年12月29日《华商报》讯:在陕西并非城区的蓝田县北环路延伸段,近日开始点亮的36杆路灯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每杆路灯上有100多盏小灯。有市民算了一下,这36杆路灯如果全部打开,每天开灯6小时,一个月就要耗电9690度。蓝田县一位姓赵的居民说“这些路灯一天用的电够我家用半年了”。
景观灯,究竟消耗了多少不该消耗的能源?一个贫困县里的靠近山沟沟的路段不允许如此浪费,那么,一些大城市的景观灯就该无限制、无休止的浪费能源了吗?若干年以前,这种景观灯就已经大量存在于大城市的路边江边岸边,只不过没有这个贫困县的浪费更惊人罢了,只不过那些早已经存在的景观灯更豪华一些罢了。若真正与这个贫困县的景观灯作一下实际的价格比较,恐怕这个贫困县里的景观灯尚无法与某些大城市的景观灯相比,贫困县蓝田县的景观灯,仍然不如大城市的更豪华更奢侈。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那么,今天的“腚底下坐着一栋楼”又算咋回事呢?腚底下坐着一栋36万或者50万的“楼”之官员还在少数吗?我劝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宴,只照逃亡屋,而如此一条荒僻的山间大路,为啥不能分一点能源给老百姓点燃“贫寒之屋”呢?“这些路灯一天用的电够我家用半年了”。然而,若真正拿给老百姓用了这些电,当地官员又作何感想呢?
同理,大城市中也有低保户、困难户,也有以“犀利哥”为代表的城市流浪一族,为什么各大城市的景观灯彻夜不熄,却不能省出一点费用来为“逃亡屋”一族照一点光亮呢?
中国地大物博,然而物博之博,有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之博吗?中国的绿地连年减少,江河大地污染,只汽车尾气一项就足以令城市的天空变色,那么,这种“穷县景观灯”的极大浪费现象,从南到北还少见吗?
贫困县里的景观灯点亮了谁的“钱程”?点亮了当地官员的“钱程”以及官帽之前程。官员可以以景观灯为政绩砝码而擦亮自己的乌纱帽,官员也可以私底下收回扣,而真正在路灯下“沾光”的,又有几个穷百姓呢?而富裕地区、大城市的景观灯,不一样是肥了贪官他小舅子二姨子以及他自己的腰包吗?不一样为其政绩加分而根本没有人去责难他浪费了资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