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观察

两会看养老双轨制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3-04

   全国人大代表贾迎春说:“效益差的企业退休职工,养老几无保障,即使效益好的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和当地公务员的退休金相比差距很大,两个极点差距可达2000元。”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网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联合推出大型网络调查,其中九成网民希望尽快废除养老双轨制。

    双轨制差异

    2月27日早上9时,张吉元(化名)坐到电脑前,登录新华网。这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新华网访谈室,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张吉元想通过网络向总理说说自己的苦恼。张吉元1976年转业到地方,当时被安排到兰州一家国有企业,担任教育中心的党支部书记。该教育中心下辖一所小学、一所中学,还有一所技工学校。2000年前后,企业破产,教育中心所属的小学和中学划归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所属教职员工也全部转为事业单位编制,单单把教育中心和技工学校的职工剥离出去,被剥离的职工中就有张吉元。

    这一剥离,差别立显。张吉元说:“和我差不多同时退休的教师现在退休工资将近3000元,我到今年(2011年1月)才涨到2100元。”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几年前曾经奔波于多个政府部门之间,希望获得一个事业单位的身份,享受事业单位的待遇。几年下来,依旧无果,老人遂放弃。

    类似张吉元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分配失衡的一个突出矛盾。2011年全国“两会”即将在京召开,《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网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联合推出大型网络调查。截至2月11日8时,在2011年“你最关注的十大问题”调查中,“社会保障”以24284票暂居榜首。目前,在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制度中,25%的网民最关心养老保险;94%的网民认为,企业职工和公务员养老制度实行双轨制非常不合理。

    在这个问题上,即使坦言“工资花不完”的徐景斋也有切身感受。徐景斋是兰州一著名中学的高级教师,2007年退休,现在每个月的退休工资有3500元。而他的老伴则是从企业退休的,上班时按标准缴纳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个人账户部分,退休后从社保每个月领到的养老金只有1500多元。

    2008年,酒泉市某企业的退休工人们找到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贾迎春,希望她呼吁政府关注困难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问题。

    这位即将去北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说:“效益差的企业退休职工,养老几无保障,即使效益好的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和当地公务员的退休金相比差距很大,两个极点差距可达2000元。”

    肃州区广电系统一杨姓会计说,她在2010年末给单位的几名职工办理了退休事宜,即使缴费年限最长的一名退休职工也不过1800元的养老金,而最低的只有780元。在杨会计所在的单位,有三种用工模式,即事业编制、公务员编制以及合同制用工。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编制退休后,去掉在职时的各种奖金也在2000元以上。

    双轨制的形成

    曹禺的父亲过完春节,就和亲戚去了格尔木。在那里,这个61岁的企业退休工人将不得不重新操持起厨师手艺,给年轻的建筑工人们做饭,以补贴家用。辛苦半生,换到手的是每月1600元的养老金。

    曹禺今年32岁,在一家化工建筑安装企业工作,每个月的工资条发下来,个人养老金一栏里扣款将近300元,但是他现在也很难确定30年后,他能够领到多少钱的养老金。

    像曹禺一样在企业工作的职工,他们将来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几个因素:个人账户、企业缴存账户以及缴费年限,缴费高,年限长,意味着将来能够领到的养老金也会相应高些。

    这种统筹账户模式,始于1984年,在一些地区即开始恢复退休费在市、县一级或行业内部实行社会统筹的试点。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国家对劳动合同制工人的退休养老实行社会统筹。

    这一改革,仅仅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部分,并未成为一项单独的社会保险制度,但它所包含的内容却真实地表明,国家对单位保障制度下的传统养老制度的摒弃,和对建立在责任分担基础之上的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的追求,标志着中国由此迈进了退休养老制度去单位化时代。

    1991年6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职工养老保险改革进行了规范。随后,劳动部、民政部等分别颁发了有关城乡养老保险方面的文件,推进的方向就是社会统筹——社会化。

    从1984年一些地区对传统退休养老制度进行统筹试验,到1986年国家政策明确肯定合同制职工的养老保险统筹,再到1991年国务院《决定》的颁发,这一时期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取向明显的是去单位化,而这正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转型的第一步,也是至为关键的一步。

    1995年3月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新模式。经过遍地开花的改革试点,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在各地原有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国统一的方案并要求各地贯彻落实,自此,各地不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方式开始走向统一。

    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却一直处于静默阶段。

    全国“两会”临近,呼吁养老双轨制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2月27日,网友“公平”向总理留言:“总理,你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比同等资质的企业退休人员待遇,高两至三倍。同等学力、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们,退休后不能得到同等待遇,有两个高工不如一个机关勤杂工的说法。总理,退休待遇双轨制不解决不行啊!”




责任编辑: 高红芮来源: 中广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