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大调查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3-09
|
最近,湖南桃江县有关部门在2040名群众中,开展了对县委、县政府工作满意度的民意调查活动。经测评,群众对桃江县委、县政府综合满意率为99%,对改善民生工作的满意率为98.11%,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满意率为99.51%,对党政干部作风的综合满意率为97.57%,对党政干部廉洁自律情况满意率为94.56%。这是该县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扎实推进“民本桃江”建设,县委、县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满意度和公信力不断攀升的具体表现。
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和衡量决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桃江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的意见》,建立了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征求意见、风险评估、决策公示、决策听证、决策督查和决策后评估等8项决策制度,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进行决策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广泛聚焦群众智慧、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县委、县政府在党政大楼前坪举行“心连心、面对面”征求干部群众意见活动,共有400多名干部群众提出意见建议700多条,现场处理问题200多个,并设立了“最佳批评建议奖”,对100名敢于直言、勇于揭短的干部群众颁发了证书和奖品。此外,全县组织召开关于自来水价格、出租车价格调整、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税收规范性文件听证会20多次,县委、县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为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桃江县委出台《桃江县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扩大初始提名范围,对空缺职位采取民主推荐提名、单位党组织提名、领导干部个人署名提名、组织部门提名、谈话征求意见提名等多种方式进行。在桃江公众信息网上开通“荐贤直通车”,召开民主推荐大会,通过“海推”方式,把选拔任用干部的初始提名权交给更多干部乃至广大群众手中。同时,该县大力推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试行县委常委讨论决定重要正科职干部差额票决制、建立干部考学考廉制度,选人用人透明度和公信度不断提升。2009年以来,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初始提名的干部达562人次。在市委组织部委托国家统计局益阳调查队开展的2010年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综合测评中,桃江县组织工作满意度综合测评得分达到92.29分,干部选拔任用、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等四个单项得分都在90分以上,均在全市排名第一。
把解决群众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从2009年起,该县确定每年4月为 “民情调研走访月”,组织全县各级各部门3000多名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深入村组、社区、企业,开展“察民情、听民意、排民忧、解民难、重民生、谋民利、兴民业、帮民富”活动。2010年9月,又开展了“干群携手结对、共建民本桃江”活动,全县县直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结对联系10户群众,共走访慰问困难群众5800多户,收集意见建议4588条,解决实际困难1600多件,化解矛盾3030起。2010年,全县建设廉租住房1000套,发放租赁住房补贴410万元,惠及城镇住房困难户4115户;为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5125万元。顺应群众要求,全面启动了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城市管道天然气建设和9个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里程147.8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建设200公里,硬化改造小街小巷10万平方米,完成桃花江沿江风光带一期工程建设。同时,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县城”,通过开展“县级领导责任包干和带队督查”、“局长包路段”、“集中清扫日”、“千名干部巡逻”等主题活动,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五小”行业整治、桃花江广场绿地改造升级、广告招牌清理、“牛皮癣”整治,一大批市民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逐步解决。为方便群众表达诉求,主动化解矛盾,该县坚持县级领导开门大接访制度,成立乡镇信访接待调处中心,扎实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化解5年以上信访积案5件,化解率为100%,全县进京赴省到市上访率分别同比下降23%、64%、36%。该县坚持以民本理念推进信访工作的做法,被中央政法委内刊推介。